悅達起亞2026三款新車規劃曝光,產銷、研發和渠道都玩出花
今年4月去鹽城出差,本來想著順道看看海鮮市場,結果陰差陽錯被朋友拉去了悅達起亞的工廠。說實話,印象里這個品牌有點“悶聲發大財”的氣質,不咋上熱搜,但銷量數據一查嚇一跳——4月終端賣了22155輛,比去年多了11.8%,這還是在整個行業都慢下來的時候。前四個月加起來也有78707輛,同比漲幅12.7%。有種老友突然翻紅的既視感。
我那天跟一個生產線的小哥閑聊,他說最近工廠機器手臂越來越靈活,是因為剛砸進去1.88億做技術改造。他們鹽城這邊叫4.0智能工廠,每天看著機械臂舞得飛快,“比我家貓還勤快”,小哥笑著吐槽。最神奇的是,他們庫存一直很穩,周轉天數28以內,這年頭能做到不壓貨真的難得。
出口業務更是讓人意外。我原本以為國內市場才是主戰場,沒想到他們發動機單月就出口12791臺,一年下來累計43129臺,還賣到85個國家。這跨度,有點像隔壁老王家孩子學英語一樣突然開竅。據說澳大利亞那邊EV5挺受歡迎,而沙特阿拉伯則喜歡賽圖斯,各地口味真是不一樣。有網友調侃:“你別管什么車型名字,我只關心能不能扛住沙漠40度高溫。”
年底前整車出口已經干到了41.8萬輛,說實話,這數字讓我這種天天盯著朋友圈二手車交易的人都有點迷糊:原來低調也是一種實力派。
上海漕河涇UX Studio最近成了工程師們的新據點。我碰巧認識里面搞的小伙伴,他每天對著第三代智能座艙語音交互系統“自言自語”,還錄給我們聽,說現在中國用戶比歐美用戶要求高30%,“開口就要秒回”。他抱怨過一次:“感覺自己像AI訓練員。”其實這種體驗也蠻生活化,比如我爸用導航時,只要反應慢半拍,就開始懷疑人生——“是不是網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