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一座塞北小鎮,實驗室里育種,24小時無人監控,每年要開一次世界級產品溯源大會,還專門建了全國唯一一家博物館……
這里,是中國小米產業中的“第一梯隊”,被譽為“世界小米之鄉”的敖漢旗。
這里,不僅有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業氣息,也有人們想不到的“科技與狠活”。
小米農業出圈秘籍:天選之地+科技賦能
敖漢旗多能種小米?
這里谷子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100萬畝以上,年產小米6億斤以上。從事小米種植的農民有15萬人。
圖為農民正在田間勞作。郝軍 攝
敖漢旗多會種小米?
這里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所在地,春種、夏耕、秋收、冬藏的傳統耕作方式延續至今,傳承著先人的智慧。
圖為小米播種、生長過程展示。赤峰市融媒體中心 供圖
同時,敖漢旗的耕種方式被內蒙古當作糧食單產提升工作典型模式。自2010年以來,當地開始推動科技農業轉型。每一粒“中國味道”都凝聚了科技富農的探索和成果。
強農先強種
眼下,全國各地的春耕備耕正在有序進行。在敖漢,最先一批得到系統性支撐的就是種子。
首先,優良的品種得以流傳至今它離不開內蒙古小米傳承8000年的優良基因。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大自然的不斷淘汰和人們有意識的栽培,成就了敖漢小米營養美味的高品質。
赤峰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2013年,敖漢旗實施“敖漢小米種子工程”,加大傳統品種保護,啟動“拯救最后一粒種子”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