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來自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地六區的教科院在京啟動“人工智能+教育共同體”項目,將聚焦課程、教學、教研三大領域,通過跨區域資源整合與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構建智能教育新生態,為全國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示范樣板。
朝陽區教委主任徐志輝表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不僅是我國經濟發展和技術創新的先行者,也是教育變革和育人轉型的領航者。此次,北京市朝陽區、上海市黃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匯聚智能教育力量,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共同體”,發布戰略合作計劃。

共同體建設過程中,人工智能精準教學平臺將覆蓋125所學校,實現個性化學習指導,教學資源智能推送。跨區域聯合教研平臺的建設,能為教師提供從問題發現到策略迭代的全流程支持。
“今年,共同體建設重點將放在‘未來課堂’的打造,計劃開展教師培訓、課堂展示、研究設計等工作。”朝陽區教委副主任沈欣憶介紹,共同體將發揮不同區域特色,在人工智能領域展開更好的互動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