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車展奔馳展臺人擠人,最熱鬧的是輛叫Vision V的概念車。這車門一開,里面像客廳一樣能躺能坐,后排屏幕大得嚇人。旁邊工作人員說這是未來出行的樣子,但具體啥時候能買沒說。

奔馳這次帶了28輛車,重點推純電CLA。這車續航標了866公里,充電一次能從北京跑到上海。車里裝了自己研發的系統,還能用中國那個豆包AI聊天。老總康林松說他們不是隨便堆配置,而是慢慢打磨產品。

中國研發中心現在成了奔馳重要部門。他們在上海開了第二個研發中心,專門研究中國用戶的習慣。比如中國人停車難,他們就做了個智能泊車系統,后來發現這系統在歐洲也挺好用。奔馳還跟阿里騰訊這些公司合作,不是直接買技術,而是一起開發。

純電CLA車機系統能刷短視頻,支持全車升級,跟手機系統差不多。副駕屏幕背景有云紋圖案,說是從古代瓦當那兒學來的。車里材料用了類似中式家具的紋理,但奔馳說這不是專為中國造,而是要讓全球用戶都接受這種設計。
奔馳老總說中國不只是賣車的地方,而是創新源頭。他們投資了中國自動駕駛公司,還把中國用戶的反饋直接用到全球車型設計里。比如中國人喜歡車里空間大,現在奔馳新款車后排都加長了。

車展上有個品牌科技日活動,放了巴赫的音樂,現場演示Vision V的各種功能。這車能自動駕駛,還能根據心情調節車內燈光。不過具體價格和上市時間都沒公布,工作人員說要等明年。
奔馳現在所有新車都要用新電子架構,燃油車也不例外。他們計劃2025年后所有新車都基于純電平臺造,2030年全面電動化。但現場有車主問燃油車會不會停產,沒人直接回答。

中國用戶對智能車機接受度高,奔馳就在這兒測試新功能。比如語音助手先在中國車裝,再推廣到其他國家。奔馳大中華區負責人說他們要做的是把科技體驗變得更“中國化”,但具體怎么平衡全球標準和本土需求沒細說。
這次車展奔馳沒提銷量目標,重點講技術轉型。展臺到處寫著“科技奔馳”,但車標還是那個三叉星。工作人員說奔馳不會丟掉豪華感,但以后車里屏幕會更多,功能更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