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的2024年,AI在投融資市場呈現火熱的趨勢,美國“科技七巨頭”市值增長了6萬億美元,類似OpenAI、Perplexity、xAI和Anthropic等AI明星企業都在2024年下半年頻頻傳出新的融資消息。
和海外熱火朝天的投資相比,中國AI市場經過兩年的投入,行業競爭加劇,有不少創業公司開始扛不住大模型預訓練消耗的資金和精力。2025年伊始,零一萬物被曝其超大模型已經交由阿里訓練,零一萬物負責小參數、適中的行業模型。其創始人李開復對此回復稱,“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只有大廠能夠‘燒’超大模型。”
“我不認為AI的價值在于專注開發模型,更重要的是應用,制勝之道是構建出更具有性價比、讓每個人都能使用的平臺和應用程序。”近日,OpenAI前全球商業化負責人、人工智能與商業戰略專家Zack Kass在接受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專訪時表示。
OpenAI前全球商業化負責人、人工智能與商業戰略專家Zack Kass
Zack Kass認為,在過往的一年,AI價格變得更加低廉是顯而易見的,這意味著僅專注模型本身和技術變化是不夠的,讓AI變得更加有性價比是一個發展趨勢。對于中國AI初創公司來說,最應該關注的是將消費者應用程序變得更好、更高效、更具有性價比。
在Zack Kass看來,效率、多模態與AI Agent將是2025年AI的三大關鍵詞。效率將推動AI技術的大眾化,多模態將拓展AI的應用場景,而AI Agent則有望徹底改變軟件行業的盈利模式。
【以下對話全文】:
AI正迅速變得更具有性價比
澎湃科技:就2024年AI整體的發展,你觀察到哪些趨勢性的變化?
Zack Kass:一方面我認為,其實人們并沒有注意到人工智能對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有多大的改善,仍在追問“AI泡沫”;另一方面,AI的價格迅速下降,這讓我意想不到。這意味著,模型和技術變好是不夠的,還要讓它變得便宜。
成本的大幅降低意味著技術的可獲取性大大提高,這在歷史上往往預示著一場新經濟的爆發式增長。當關鍵資源變得廉價時,通常會帶來巨大的積極變化,我們希望AI盡可能便宜,這是一個大的趨勢。
這個趨勢對中國來說尤其有趣,這些模型的壓縮使得它們能夠以非常低廉的成本進行推理,從而實現技術的普遍平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實際上無法限制技術的獲取。隨著模型成本的持續降低,“單一模型提供商可以控制世界”的觀點也站不住腳。
現階段,依然很多人在警惕AI泡沫,認為過度夸大了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但我的看法是,現階段人們還沒有完全意識到人工智能真正的潛力。
澎湃科技:最近創新工場的聯合創始人李開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未來零一萬物將不再追求訓練超級大模型,創業公司投資大模型預訓練的性價比太低。你怎么看?
Zack Kass:開發前沿模型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應用。李開復在這場大模型競賽中的結果,并不是沒有預測到。
我有一個“模型收益遞減理論”,基本上是說,在某些時候,下一個新模型的出現并不重要。但在某些時候,新模型的出現又如此不可思議,然而總有一天新模型的出現會對我們不再那么重要,這表明朝著這個結果努力并不是真正的制勝之道,制勝之道是構建每個人都能使用的平臺和應用程序。
澎湃科技:有沒有你覺得在商業化做得比較好的AI公司?有哪些特點?
Zack Kass:Perplexity非常出色,因為它建立的模型是專門為一個非常關鍵的應用——搜索設計的。Perplexity把重點完全放在搜索這個巨大的類別上,建立了一個訓練有素的模型。
我認為Perplexity的最終模式會是付費版本,它以后會賣廣告的。更有趣的是,已經能看到很多軟件公司在大規模地擴展自己的產品,很多人都在想辦法在自己的軟件產品中銷售新的人工智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