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祺E9是2023年5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首次上市的中大型MPV,2024年11月,新增超級快充版,分為尊享、冠軍和宗師3款,指導價32.28-39.28萬元。日前,我試駕了其中的宗師版,現將見聞與感受,與您分享如下。
去年和前年,我試駕過傳祺M8的不同版本,它的寬大與舒適,以及混合動力的低油耗,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次體驗的傳祺E9,雖說級別與之相同,都是中大型MPV,外觀也沒什么顯著差異,但車內的氛圍,區別挺大,動力方面更是多了個帶有超級快充的插混。也就是說,新車亮點主要有三條,第一是檔次全面提升,第二是使用成本明顯降低,第三是智能更加豐富。
首先,看看外觀。
傳祺E9的長寬高分別為5212×1893×1823毫米,軸距3070毫米,整備質量2460千克(尊享和冠軍是2420千克),最大滿載質量3000千克。車身顏色分為白、黑、紫。
車頭部分,依舊是神似雄師的造型,顯得威風凜凜,很有氣勢。大的有些夸張的進氣格柵,是這幾年傳祺MPV車型最為典型的特征。
LED前照燈具備自動啟閉、自適應遠近光、高度可調和延時關閉等功能。日行燈的造型很醒目,帶有一些科幻色彩。
貫穿式尾燈非常寬大,左右兩側的造型頗具設計感,點亮后的效果挺好看。
四輪均為通風盤,配18英寸車輪,輪胎規格225/55R18,試駕車的裝車胎是米其林的e·聆悅,這是一款專為電動車設計的輪胎,主要亮點在于降低滾動阻力。
與傳祺M8宗師相同,該車車輪中心位置的車標,永遠是正的,不隨車輪轉動。
接著,看看車內。
打開車門,第一感受是很精致,有種較為強烈的檔次感。內飾造型與傳祺M8很接近,但采用大面積的皮質包裹,無論手感還是視覺感受,都更為醇厚,更加高級。
第二感受是很氣派,猶如車頭那個寬大的格柵,車內的前部,同樣十分寬大,巨大的前風擋和前部寬敞的平臺,很容易讓人產生優越感。正因太大,駕駛者如果想往前風擋下面擱張出入證,根本夠不著,只能把車停穩,站起來才行。
內飾顏色方面,分為“云山珠水”淺色、“歌劇殿堂”深色、“馬會莊園”棕色三種主題,可供選擇。
方向盤采用雙色皮革包裹,具備加熱功能,還能上下+前后可調。方向盤手感很好,多功能按鍵的觸感有所提升。
儀表盤是一塊12.3英寸的液晶屏,標準界面分成3個部分,右側是多媒體,中間是速度與能耗等,左側是行車信息,開啟自適應巡航之后,這個部分隨之改為駕駛輔助顯示。
中控屏是一塊14.6英寸的液晶屏,配備高通驍龍8155芯片,具備導航、路況顯示、車聯網、手機映射(蘋果、百度)等功能。語音控制為四區域,可連續對話,控制內容是導航、多媒體、電話、空調、天窗、照明。音響方面,是雅馬哈20喇叭音響。
剛才說到,超級快充版有三大變化,第一是快充,第二是檔次,第三是智能,智能主要體現在駕駛輔助與車機,其中車機在導航方面增加了動態紅綠燈、綠波通行提醒、推薦車道、分時車道等內容。
中間平臺比較寬,與中控屏連為一體,靠弧形過度,連接的很自然。
平臺前半部分有兩個翻蓋,一個是手機無線充電的位置,另一個是雙杯座。
杯座旁邊是造型很別致的擋把,駐車擋(P擋)按鍵位于頂部,較為獨立,易于操作。擋把后面是駐車制動、泊車輔助、360度全景影像、180度透明底盤的操作鍵。該車在泊車輔助方面的內容很全,包括自動泊車、遙控泊車、1000米記憶泊車和50米尋跡倒車。
平臺下方為鏤空,有個比較寬敞的儲物空間,12伏電源、USB接口和Type-C接口,也在這里。
副駕的面前,有個12.3英寸的液晶屏,專供副駕座位上的乘客娛樂之用。
遺憾的是,我試駕的這輛新車,網絡尚未激活,無法體驗與之有關的各項功能。
晚間看內飾,在氛圍燈的作用下,同樣很漂亮,同樣顯得很有檔次。
座椅面料為真皮,而且是16點式SPA級按摩零重力座椅,厚實而寬大,坐上去感覺很舒服。同時,前排座椅還具備加熱、通風、按摩、電動調節、位置記憶、腰部支撐等功能。
坐墊的前端,可以往前拉,將長度從500毫米增至560毫米,以適應不同身材。
后排兩側,均為電動門。該車具備全車無鑰匙進入功能,除了遙控鑰匙和藍牙鑰匙,還有手機遠程控制。順便說一句,它的手機APP包括車門、車窗、啟動、空調、充電、車況和定位。
該車為7座,座椅布局2-2-3,其中第2排是獨立座,采用超級零重力座椅,具備加熱、通風、按摩、腿托、電動調節、腰部支撐和頭枕音響等功能。
如果第3排空閑,可將第2排座椅調成躺椅狀,好像民航機里的商務艙,非常享受。尺寸方面,車廂內寬1525毫米,每個椅面的寬度是490毫米,坐墊進深500毫米,椅面至車頂高1015毫米。
座椅扶手上,各有一塊液晶屏,以觸摸的形式,進行多種控制,包括座椅的前后、椅背、腿托、加熱、通風、按摩,以及車門、車窗、空調、多媒體,等等。
后排每個座椅,都配有Type-C接口,乘客們人手一個,還有富余。
接口的下面,是可伸縮的杯座。
第2排座椅的面前,有2個小桌板。桌板的做工很精致不說,同時也顯得非常實用。
中間部分的上面,是2個杯座,其中之一帶有加熱或制冷功能,如下圖所示,紅色加熱、藍色制冷。
中間部分的下面,是2個翻蓋,上翻蓋里面是USB接口和Type-C接口——該車共有10個Type-C和USB接口。下翻蓋的里面,是儲物盒和220伏電源插座。
車頂,配有電動翻轉的吸頂式液晶屏,供后排乘客娛樂,依靠遙控器,對屏幕進行控制。
第2排座椅中間的過道,最小寬度145毫米,供人員進出第3排。
第3排的左右兩側,配有杯座、閱讀燈、Type-C接口、喇叭和中央扶手。
由于第2排是寬大的獨立座,在它的映襯下,第3排顯得很小,有人懷疑能否坐下3個人。那就讓數據來說話:最小寬度1310毫米,最大寬度1500毫米,高950毫米,坐墊進深460毫米,椅面距地350毫米。通過這幾個尺寸,就能得知,它與中型轎車的后排座,基本相同。比如,凡爾賽C5 X后排寬1390毫米,高930毫米,坐墊進深510毫米。
當然,從舒適的角度,還是放下中央扶手,只坐2個人,更享受一些。
伸腿空間方面,后兩排座椅的下面都有軌道,前后可調,如果把第2排座椅調到最后,伸腿空間高達560毫米,此時第3排只剩下155毫米。如果將第2排座椅的位置居中,后兩排座椅的伸腿空間,均為365毫米,對于汽車來說,這已經是很寬裕的了。
行李廂最小進深450毫米,寬1160-1260毫米,根據尺寸估計,可以輕松地容納2個24英寸行李箱,將第3排椅背調一下的話,大概可以容納3個26英寸行李箱。
如果滿員,行李又比較多,可將第3排座椅前移。如下圖所示,軌道上有2條白色標線,將座椅移到最里面的標線處,行李廂進深就會從450毫米,增加到670毫米,根據尺寸估計,此時應該可以容納6個24英寸的行李箱。至于后兩排的伸腿空間,自然會變小,約為265毫米。
為了便于移動座椅,側壁上有個調節按鍵,用于控制第2排座椅的位置。
第3排座椅可整體向前翻起,豎在第2排座椅的后面。此時,行李廂增至970毫米,再加上1160-1260毫米的寬度、1060毫米的高度,載物空間大幅上升。
行李廂地板下面,有個儲物盒,里面是雅馬哈音響的低音單元。
尾門是電動啟閉,帶有位置記憶和自動感應功能。
因為沒有備胎,隨車配有一套應急工具,包括補胎液和氣泵。此外,還配有一根電源線——該車具備放電功能,對外放電最大功率6千瓦,車內放電2.2千瓦。
試駕期間,我特意帶了一些器材,享受了一把戶外現煮咖啡的樂趣。可惜,眼下北京是冬季,否則,開著它到郊外野餐或露營,應該是件美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