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華為投資控股公司發布了2023年年度報告
華為2023年實現銷售收入7042億元,同比增長9.63%;凈利潤870億元,同比增長144.5%;研發支出1647億元,同比增長2%,占全年收入的23.4%。
銷售收入分布情況:華為ICT基礎設施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620億元人民幣;終端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515億元人民幣;云計算業務實現銷售收入553億元人民幣;數字能源業務實現銷售收入526億元人民幣;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實現銷售收入47億元人民幣。
為什么我看過這些數據后,就確信華為沒有水軍,原因如下:
華為銷售收入占比最大的業務,沒有在網絡上廣泛宣傳
華為銷售收入占比最大的業務,沒有在網絡上廣泛宣傳。ICT基礎設施業務銷售收入達到了3620億元,各位沒見過水軍吹捧吧。
華為銷售收入占比第二的終端業務,自己并沒有過多的夸大宣傳
華為終端業務,里面包括了手機、移動寬帶及家庭終端。網上討論最多的也只有華為手機,其他的好像并沒有過多流量。
雖說其中的手機終端每次發布時在網上會形成多日熱搜,但華為自己很低調,除了發布會上簡單的一句“遙遙領先”,并沒有過多的夸大宣傳。
是網友們自發分析華為的各種黑科技,被華為的創新技術所折服,討論越多熱度越大。與其說是水軍灌水,不如說是網友被征服。
華為自己營銷最多的智能汽車,銷售收入占比最小
華為近幾年新進入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自己的確進行過大量的營銷,但深入研究就會發現,汽車是別人生產的,華為推薦的只是自己的解決方案,說白了每輛車最終的利潤,華為自己只占到很小的一部分。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銷售收入僅有47億元,好像還沒有網紅頭部主播帶貨的營業額高,說華為自己雇傭水軍刷自己最小一部分的業務,說啥我也不相信,這如果讓查實,還不夠名譽損失費用。
如果硬要說網上有水軍為華為汽車造勢,那我建議各位去問問汽車企業吧,汽車企業自己做了什么與華為無關,汽車并不是華為的,有些行為也不是華為自己能控制的。
結語
華為在西方世界圍追堵截的情況下,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還能保持增長,這值得我們為其鼓掌。華為以一己之力打破了美國的技術封鎖,已成為中國民營企業的最佳代表,也成為了中國人的驕傲。
所以我相信華為沒有水軍,華為也不屑于利用水軍營銷自己的產品,華為自己也從沒有用愛國綁架過中國的消費者。一切都是華為迷的自發行為,因為我們除了被華為的精神所感動,還信得過華為產品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