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據上汽集團內部員工透露,集團正在組建“大乘用車板塊”。該板塊將榮威、MG、飛凡等多個板塊深度整合,后續重大事項將通過集體決策的方式推進。此次調整主要集中在公司管理層,對普通員工的影響相對較小。


有消息稱,此次調整是為了迎接與華為的深度合作。目前,已有40多位華為專業人士進駐上汽,雙方計劃在飛凡汽車內部代號為ES37的純電SUV項目上引入華為的全套先進方案,合作正穩步推進。2025年,上汽集團計劃推出5-6款新車,并設定全球整車銷量達到700萬輛的目標,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350萬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245萬輛。

回顧上汽集團的發展歷程,自20世紀80年代起,上汽與德國大眾攜手組建上汽大眾,借此契機,大量引入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開啟了自主研發的征程,從單純的車型技術引進逐漸邁向聯合開發與自主開發的嘗試。21世紀初,上汽收購英國羅孚部分知識產權,創立榮威品牌并整合創新MG品牌,不僅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還逐步發力海外市場。2018年,上汽集團創下705萬輛的整車銷售紀錄,連續多年穩坐國內頭把交椅。

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興起,新勢力品牌異軍突起,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特別是2024年,受市場環境和行業競爭影響,上汽集團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均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