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企業現在面臨三座’大山’,一是市場空間被擠壓,二是轉型升級偏慢,三是商品推出速度和商品的競爭力還有提升空間。”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迎凱近日對記者表示。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主流合資品牌乘用車零售銷量為71萬輛,同比下降11%;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額為16.2%,同比下降4.4個百分點。從電動化領域來看,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車滲透率已經連續多個月份突破了50%,但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還不足10%。以2024年12月份的數據為例,12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71.3%,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為33.9%,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4.8%。
大眾品牌推出了純電產品ID系列,2024年銷量有所增長,但與自主品牌等相比,ID系列的市場空間仍需提升。
1月11日,一汽-大眾宣布未來每年在研發投入上超180億元,重點布局架構、座艙、智駕、三電及造型等領域。一汽-大眾在電動化轉型方面累計投入已達到百億元規模,已采用全新的電動車平臺,全面升級電子架構,CEA區域架構實現單車內控制單元數量大幅減少30%,成本優化40%,研發提速30%。
“補齊現有的短板或潛力點,在智能化上,一是加強自研能力,目前在智能座艙、智駕、電子電氣架構上有技術儲備;二是積極吸納中國供應商,每年都會有30到40家新供應商進入,以頭部智能化公司為主,主動與國內優秀的供應商共創。”吳迎凱對記者表示。一汽-大眾產品采用了地平線最新一代芯片 ——J6芯片。未來,更高階的 L2++ 級自動駕駛功能、4 納米制程芯片、3.0AI 座艙、AI 大模型等功能都將陸續“上車”。他還表示,2026年將是一汽-大眾的混動元年,將推出全新PHEV和增程式混動產品。
吳迎凱表示,未來20個月,一汽大眾三大品牌(奧迪、大眾和捷達)陸續推出19款新產品,基本上每個月會出一款,“油”“電”“混”多路線并存。其中,大眾品牌燃油車全面換新、更替,一汽奧迪將推出包括全新奧迪A5L、全新奧迪Q5L、全新奧迪Q6L etron、Q6 e-tron Sportback以及全新奧迪A6L e-tron5款全新車型,捷達品牌除了剛推出的VA7以及下半年上市的VS8外,還將推出5款新能源車。
2024年,一汽-大眾累計完成終端銷售整車165.91萬輛(含奧迪進口車),雖然位列國內合資車企首位,但子品牌大眾、奧迪和捷達銷量均呈現下降趨勢。
“我們總銷量雖然還是第三,但和第一名的差距從2023年的13萬輛縮小到2024年的7萬輛,國產燃油車細分市場在時隔四年之后重新回到了第一。傳統豪華品牌的銷量整體處在下滑的通道上,最重要的原因是來自于市場結構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很多新勢力還是提供了非常多很好的產品,他們的營銷也非常有特色,讓客戶更多關注到他們的優勢點。”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鳳剛對記者表示,2025年新上市的產品,基于PPC燃油平臺和PPE高端純電平臺的產品,都會和中國頭部的軟科技的供應商合作來提供更好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的技術。
此外,吳迎凱告訴記者,目前捷達品牌已啟動了出口,大眾品牌也將在2025年啟動出口戰略,包括中東、非洲、東盟、南美等海外市場的業務,已開啟相關談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