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集團對去年眾多汽車銷售業務表現進行了梳理,并分享了一下數據。尤其是對于近年汽車行業最熱門的出口話題,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向南都·灣財社記者介紹,該公司2024年海外銷售目標要比去年翻倍。同時,他認為,目前中國自主車企出海道路上面臨一些障礙亟待解決。
目標翻倍!廣汽今年海外銷售要超15萬輛
根據廣汽集團官方發布的銷量數據顯示,2023年該公司汽車出口實現7.58萬輛,同比增長近130%。其中,自主品牌海外銷量5.5萬輛,完成41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布局,初步實現整車出口與當地化生產并行。而且,廣汽集團在非洲、東南亞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布局多家組裝廠,其中尼日利亞、突尼斯等地已實現首批車輛下線交付。
“此前國際化市場方面,我們比較集中在中東。如果是小增長,集中市場還是可以的,但如果是要實現大幅增長,單一或局部市場是不夠的。”馮興亞表示。他認為,中國汽車出海將經歷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三個階段。此前廣汽在 “走出去”階段已經落后了, 在現在的“走進去”階段,更需要加快在海外建廠、進行零部件建設,努力迎頭趕上,爭取在“走上去”階段實現領先,將廣汽打造成全球性品牌。為此,廣汽集團將在海外實施“One GAC統領、雙子品牌驅動”的品牌策略,緊抓海外市場機遇。
談到今年廣汽集團的出海規劃,馮興亞介紹,2024年廣汽海外銷售將著力打造沙特、俄羅斯、墨西哥等重點市場,計劃新進入孟加拉、埃塞俄比亞、新西蘭、芬蘭等10個國家。
同時,推進緬甸、馬來西亞、泰國等地投資建設海外工廠,加強本地化生產落地。據悉,廣汽埃安泰國工廠一期計劃于今年7月建成,未來也將加快東南亞市場開拓步伐,并構建針對海外車型的專屬開發體系,助力海外產品競爭力提升。
“最近深入調研歐洲市場回來以后,我們還調整了歐洲市場產品策略,計劃在歐洲增加產品數量。”馮興亞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而在銷售網絡方面,截止到去年年底,廣汽集團海外銷售網點有236家,今年銷售網點還要新增200多家,到年底累計接近400家。“今年我們將向海外市場導入14款自主品牌車型,挑戰2024年海外市場銷售超15萬輛的目標,到2030年的海外銷量目標是50萬輛。”馮興亞稱。
目前汽車出口還需突破三重障礙
不過,在馮興亞看來,對于自主品牌車企來說,還有不少障礙亟待突破,有些還需要國家提供助力。此前,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馮興亞就曾經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在面臨出口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出口全流程運行機制、配套支持措施等方面,都需要及早解決。
他指出,現在汽車出口形勢嚴峻,亟需國家提供助力。我國汽車出口發展基礎不夠扎實,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量僅占汽車總產量的16.2%,主要車企在海外生產和銷售的比例也比較低。而且我國出口汽車產品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相對較低,未獲得充分認可。加上海外政治和營商環境復雜動蕩加劇。近年來,全球貿易區域化色彩愈加明顯,部分國家或地區設置了較高的法規要求甚至貿易壁壘,給我國汽車企業出海提出了許多課題。例如,歐美國家對我國品牌電動車啟動反傾銷反補貼(即“雙反”)調查;標準必要專利方面,海外專利權人通過聯合形成技術壟斷并向國內車企主張不合理高額專利許可費;歐盟加緊碳管理,把碳排放、碳足跡等環境政策工具指標強行與加征關稅或邊境調節等貿易政策相結合,等等。
以上種種嚴苛的外部要求,對我國汽車出海發展構成了重大挑戰。對此,出海企業自身已在傾盡全力應對,但可預見將面臨各方面重大阻力,恐將收效甚微,亟需國家層面在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為產業發聲以提供助力,統籌指導車企應對系統性風險課題,為中國汽車出海提供堅強支撐。
同時,馮興亞認為,目前汽車出口全流程運行機制尚需優化。他指出,一是在產品進出口環節審核機制有待優化。一方面,汽車產品“出海慢”。出口車審批流程節點較多,包括國家質檢總局的出口許可證、海關的報關手續等,審批時間較長,難以滿足企業對出口業務的效率需求;另一方面,缺陷產品“回來難”。囿于當地政策法規要求及產品技術發展客觀規律,出口汽車產品在海外市場難免出現品質不良,此時出口企業有需求、同時有義務將不良品(以零部件為主)運回國內以便開展質量問題的解析檢測,迅速應對改良產品以滿足海外市場需求。但以當前政策,因不良件多已喪失原有功能,按規定屬于禁止進口貨物;即使少量未被列入禁止進口目錄的零件,也往往被判定為固體廢棄物而無法入境。如此一來,出口企業無法及時對產品不良進行分析、改進,短期而言加劇了違法違規風險,可能面臨違約責任追究、行政監管處罰等,造成經濟損失;長遠看來,品質改善無法跟上市場需要,將對中國品牌海外經營構成重大阻礙,對中國制造的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響。
二是在人員出境環節審批流程有待提速。對于國有企業的一線工作人員而言,當前出國出差須全流程按因公途徑辦理,手續繁瑣復雜、審批耗時較長,單次出差時間及出訪國家受限較多,員工難以實現“第一時間趕赴第一戰場”應對一線需求,同時也難以實現長期扎根海外開拓市場,這對于國有企業開展海外市場拓展及銷售渠道建設工作而言,制造了重大阻礙。
馮興亞還表示,汽車出口配套支持措施有待持續提升。例如,信息孤島問題是目前車企出海面臨的一大難題,企業對于出口目標國的全方位信息難以第一時間完整掌握,又或者必須為之付出高額的時間、經濟成本代價并且難以獲得有效保障。若完全依賴于第三方機構、尤其是涉外第三方機構,則在信息安全、信息保障和可持續性上將存在諸多隱患。而且在航運能力領域,我國汽車運輸船自有運力嚴重不足,國際競爭力弱。同時,國際運輸市場的寡頭壟斷、運價和租價的大幅波動,以及由此帶來的收益不確定性,也影響我國船運公司新建汽車運輸船的投資決策,導致我國汽車出海面臨運力不穩定、船租價格攀升的緊張局面,影響了我國汽車企業的海外交付能力、生產計劃和國際戰略。此外,在融資配套建設、匯率風險保障等方面,也有待出臺更多配套措施予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