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維加斯的熱火還在持續。
當地時間1月7-10日,2025CES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實際上,今年的CES會場,比以往更熱鬧。這不僅因為英偉達的黃仁勛用一場震驚AI世界的炸裂演講拉開了展會大幕,還是因為今年AI的各類應用也進入大爆發。身處CES的展會中,從人形機器人到震驚視覺的大屏,以及各種AI醫療、AI眼鏡、智能駕駛,甚至連玩偶、E-Bike、掃地機等也都具有了AI的功能。
似乎所有企業都感覺到,今天必須坐在AI trend的牌桌上了。
今年的CES,霞光社也深度參與其中,不僅在現場聆聽了老黃的演講,現場體驗最新的前沿科技,還舉辦了一場酒會,邀請多位出海專家、高管,深度交流科技出海。
以下,我們把前方的觀察帶給讀者。
可以這樣說,整場CES展會,都是為AI準備的。
而關于AI的焦點,則給到了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CES開場前,黃仁勛長達2小時的開幕演講,把人們的情緒拉到了頂點。霞光社在現場看到,演講開始前1小時,整個會場已經擠滿參會者,并在門口排起近百米長隊——據說,在現場圍觀這場演講的有數萬人之多。
大家的等待是值得的。在這場演講中,黃仁勛不僅發布了數個新產品,還分享了對AI最新進展的思考。
AI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他說。在英偉達的展臺上,他們還“發明”了一個詞,ACCEVOLUTION(加速進化)。
在演講中,黃仁勛清晰地描述了AI發展的路徑:最開始是感知式AI,即理解圖像、文字和聲音;然后是生成式AI,即創造文本、圖像和聲音;現在,則正在進入物理AI的時代,即能夠運行、推理、計劃和行動的AI。
我們可以從他的幾個論斷中,可以進一步感知這種發展:
現在的AI ,可以理解幾乎任何模態的信息,不僅包括文本、圖像、聲音等,還可以理解氨基酸、物理學等。并且,正從理解它們,到翻譯并生成它們。
人工智能不僅僅是一個新的應用程序和商業機會,更重要的是,由Transformer驅動的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將從根本上改變計算的工作方式。
通用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即將到來。
最大的震撼是來自中國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技術。中國的汽車制造商如比亞迪、蔚來、小米和小鵬等,已經為自動駕駛技術設立了行業標桿。
NVIDIA GPU 和平臺是這一變革的核心,為包括游戲、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AV)在內的多個行業帶來了突破性發展。
除了這些,還有更“驚心動魄”的產品發布。
第一個發布的產品是RTX 5090顯卡。這款最新顯卡有很多驚人的數據表現,其中一個是,它每秒可實現超過3352萬億次AI運算。
這么說吧,通過RTX 5090,開發者可以在個人電腦上運行大語言模型、圖像生成等AI任務。這使得個人創作者、小團隊,自己就能組建一個“超級算力引擎”。AI計算門檻的大幅度降低,可能引發新一輪草根創新潮!
RTX 5090售價1999美元;RTX 5090D(RTX 5090顯卡不在國內市場開售,僅提供性能相近的RTX 5090D)旗艦顯卡國行價16499元起。此外,RTX 5080、RTX 5070 Ti和RTX 5070的售價分別為999美元(國行8299元起)、749美元和549美元。據說,售價549美元的5070將提供與此前售價1599美元的RTX 4090相同的性能。
第二個驚艷的產品,是Grace Blackwell NVLink72——如同盾牌大小的巨型芯片樣品。黃仁勛還手持它擺出了美國隊長的poss。
這款芯片集成的晶體管數量高達130萬億個,甚至有超越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的能力。創建NVLink的根本目的,是針對主動型人工智能(Agentic AI)。這塊芯片的出現,或許意味著在Agentic AI時代,數據中心的算力將迎來一場新的革命。
此外,黃仁勛還拿出了壓軸之作——Project DIGITS,一款可以稱之為“掌上AI超算”的產品。
它的尺寸略大于蘋果的Mac Mini,但卻可以提供堪比數據中心的算力。這臺設備搭載了全新的GB10 Grace Blackwell芯片,可以運行2000億參數的AI模型,讓AI研究人員和開發者在自己的辦公桌上就能完成模型開發和推理任務。
對比一下,ChatGPT-3.5的參數大約為1750億個。所以Project DIGITS足以讓開發者在自己的電腦上運行ChatGPT-3.5了。另外,它的售價預計預計為3000美元,今年5月上市。
除了上述硬件產品,黃仁勛還發布了幾個重要的軟件產品。
一是英偉達版的AI Agents——“Blueprint for AI Agents”。這是一款基于英偉達Metropolis系統的平臺,幫助組織和個人提升生產力及安全性。它能夠允許開發者利用強大的視覺感知能力,創建并分析視頻內容,速度是傳統實時觀看的30倍。
另一個是讓AI理解物理世界、加速物理AI開發的基礎模型Cosmos。這是一套專為物理交互、模擬工廠環境及駕駛環境生成而構建的模型。包含了自動回歸模型、擴散基礎、高級標記器和AI加速數據管道等組件,可從文本、圖像和視頻等輸入以及機器人傳感器或運動數據的組合中生成基于物理的視頻。
物理 AI 模型的開發成本很高并且需要大量真實數據和測試。而Cosmos 世界基礎模型(WFM)使開發者能夠輕松生成大量基于物理學的逼真合成數據,以用于訓練和評估其現有的模型。他們還可以通過微調 Cosmos WFM 構建自定義模型。
就是說,老黃的野心是真的大,這是要把世界裝在他的芯片和模型里。
物理 AI 將為總值 50 萬億美元的制造業和物流業帶來巨大改變。從汽車和卡車到工廠和倉庫,移動的事物能夠被機器人化并通過 AI 具身化。目前Wayve、Uber等公司已經開始將Cosmos模型用于自家自動駕駛訓練。
要說明一點,Cosmos是開源模型,可在從Github下載使用。
除了英偉達帶來的震撼外,展會上的含AI量也爆棚,其中來自中國的AI應用存在感十足。
先看人形機器人。
宇樹科技的機器狗已經不止一次驚艷了全球科技愛好者。這次,宇樹帶來了Go2機器狗和G1人形機器人。
G1人形機器人售價16000美元,可以真正做到家用服務。只需通過簡單的訓練,G1機器人就可以承擔打掃衛生、制作早餐等家務任務,從而解放雙手,享受更加便捷的生活。
現場,G1與觀眾互動
G1與觀眾握手互動
國內機器人企業傅利葉則展出了GR-2人形機器人。其全身自由度達53個,單臂運動負載達3kg,續航兩小時并新增換電方案,搭載12自由度自研靈巧手及第二代執行器。
當然,還有不少人形機器人零部件企業來到展會。激光雷達企業速騰聚創此次展示具有20自由度的第二代靈巧手;星動紀元發布面向AI研究者全新定義的仿人五指靈巧手XHAND1等。
專注于機器人和智能硬件的領先初創企業孵化器XbotPark,在今年CES上展示了30多家孵化初創企業及其供應鏈平臺。此外,XbotPark展示了一系列開創性項目,比如,榮獲CES 2025創新獎的PETPA多寵物喂食器,可以將智能手機轉變為桌面機器人的LOOI機器人,受仿生學啟發的機器狗SPARKY,以及全球首款智能滾動按摩裝置RheoFit A1等等。
此外,AI眼鏡也成為中國創業者聚焦的新賽道。
TCL旗下的雷鳥創新,在今年CES上發布了其最新款雷鳥V3 AI拍攝眼鏡。該產品采用了業界領先的驍龍AR1芯片,集成了通義千問q定制大模型,展現出強大的拍攝性能。此外其還帶來了號稱全球首個可量產的表面浮雕光柵刻蝕光波導 “RayNeo光波導”。
雷鳥V3 AI拍攝眼鏡
海外用戶在體驗雷鳥V3 AI拍攝眼鏡
百度與Rokid合作的Rokid Max Pro智能眼鏡也在CES上亮相。該眼鏡已經做到與普通眼鏡外觀幾乎相同,但借助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可以實現智能語音交互、信息查詢等功能,提供便捷服務。
Rokid 智能眼鏡
影目科技推出的影目AR智能眼鏡,則可以提供實時導航、拍照翻譯等多種有趣的應用。
來自中國的XREAL今年帶著最新XREAL One系列AR眼鏡首次在CES線下亮相。這款智能眼鏡于2024年12月5日正式發布,官方號稱是“全球首款支持原生3DoF的消費級AR眼鏡”。XREAL還與寶馬汽車合作,展示了車內AR技術的應用,為智能駕駛和娛樂帶來了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