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理想汽車每周發布的“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銷量”榜單,2025年第1周(24.12.30-25.01.05),小鵬汽車以0.7萬輛的銷量位居榜首,用“異軍突起”來形容也不為過,理想汽車銷量為0.67萬輛,屈居“第二”,丟失了蟬聯了大半年的冠軍寶座。
本文準備使用同比分析、環比分析和個案研究等方法,對2025年問界等新勢力第1周銷量進行研究。
一、環比分析
環比2024年第52周銷量數據,除了第10名由樂道變成了騰勢外,上周的前9名還是本周的前9名,只是名次發生了變化而已。
從整體情況看,上榜前十的品牌2024年第52周銷量合計約為7.87萬輛,2025年第1周銷量合計約為4.71萬輛,環比減少40%。
以問界為例,2024年第52周,問界的周銷量為0.82萬輛;2024年第1周,問界的周銷量為0.61萬輛(與2024年12月第一周的數據接近),環比減少25.6%,小于市場平均水平。
其他品牌呢?理想、極氪、領跑、深藍、蔚來等品牌周銷量的環比跌幅較大,跌幅超過40%;小鵬、問界、小米、智界等品牌周銷量環比跌幅較小,其中,問界、智界均屬于鴻蒙智行系列。
二、同比分析
說實話,2025年的第一周和2024年的第一周的日期并不完全重合,2024年的第一周是1月1日至7日,2025年的第一周是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5日。因此,這個同比是概略而非精準。
和2024年比,小米、智界是新晉的TOP10成員,智己和嵐圖則被擠出了排名外。不過最值得一說的還是小鵬,去年的小鵬從排名上看,是吊車尾;今年的小鵬已經成為領頭羊。
2024年第一周,新勢力TOP10的品牌車企周銷量合計約為2.78萬輛;2025年第一周,新勢力TOP10的品牌車企周銷量合計約為4.71萬輛,同比增加69%。這說明,新勢力的品牌滲透力在逐漸增強,新勢力的銷量增速高于我國汽車行業增速及新能源汽車行業增速,有人得利必然有人利益受損。比如,新能源行業龍頭比亞迪2025年第一周的銷量僅為3.65萬輛,2024年第一周,比亞迪的銷量為8.95萬輛,降幅明顯。
三、個案研究
(一)鴻蒙智行
2024年第一周,問界的銷量為0.59萬輛,智界銷量幾乎為0,因此,鴻蒙智行的總銷量約等于問界銷量,約0.6萬輛。2025年第一周,問界的銷量為0.61萬輛,智界的銷量為0.4萬輛,享界銷量幾乎為0,鴻蒙智行的總銷量約等于問界和智界銷量之和,約1萬輛。從這個角度看,鴻蒙智行“大家庭”的總體銷量還是在持續穩定增長。
考慮到鴻蒙智行旗下的問界M9穩坐中國市場中50萬以上豪華車銷量冠軍寶座,鴻蒙智行屬于“即賣好又賣座”,通過卷價值實現銷量、營收、利潤持續穩定增長。
(二)小米汽車
假如說鴻蒙智行的主要競爭對手是BBA的話,小米汽車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是特斯拉,小米SU7對標特斯拉Model 3;小米YU7對標特斯拉Model Y。目前,資本市場對小米集團的估值也是參考特斯拉定價。
小米僅靠一款SU7,就實現了月銷量超2萬輛(周銷量5000+)的成績,而且,小米SU7的起售價是21.59萬元,并不是10多萬的平價車型,不得不佩服雷總的個人魅力,首款車型就“賣爆”,用奇跡來形容并不為過。
(三)小鵬汽車
小鵬汽車的“翻盤”,確實值得一寫。成功的捷徑之一是復制,但是“成功”的復制并不是簡單復制,而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小鵬M03、小鵬P7+將起售價打到10萬元至20萬元,這個價位的市場曾經被認為是比亞迪的基本盤。在華為智駕“橫空出世”前,小鵬的智駕水平一直是國內的TOP1。雖然小鵬在學比亞迪試水平價車,但是小鵬擁有比亞迪短期不能提供的智駕體驗,因此,小鵬的平價車就擁有了相比于同行的“性價比”。所以,小鵬的車就賣爆了。
其他品牌就不展開說了。汽車市場足夠大,在市場格局未定之前,其實大家都有機會,不過這個窗口期也沒剩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