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視頻中,我們體驗了捷途山海T2的自駕樂趣。與旅行者同宗同源的它不僅一樣實用,兩驅版本的的實測油耗也只有百公里5.4L。雖然我們還沒有等來四驅的山海T2,但是同樣搭載C-DM鯤鵬超級混動的捷途山海T1已經來到我們身邊了,它的表現能滿足年輕人的期待嗎?
一句話點評捷途山海T1:
前面的T2都是爆款了,T1的熱銷還會遠嗎?
優勢:
1. 原創方盒子設計,自帶家族特色
2. 原廠具備外放電功能+拖拽資質
3. 大電池插混策略,官方匱電油耗低至5.89L/100km
4. 軸距更短,通過性更好,但沒有犧牲座艙空間
5. 儲物空間較多,對于自駕出行很友好
不足:
1. 車輛輪胎品質相對一般
2. 轉向手感模糊
新的“方盒子”,新的潮流感
雖然T1聽起來高于T2,但實際上山海T1是比山海T2更加緊湊年輕化的產品。在山海T2的基礎上,山海T1的造型設計進行了更多的“精煉”,也形成很多了山海T系列的家族化元素:如四葉草造型的矩陣大燈、地平線燈帶和進氣格柵的構型。車身更加短小,前后懸進一步縮小,帶來了更好的通過性。
內飾方面,捷途山海T1的布局也在硬朗線條的基礎上顯得更加簡潔。儀表臺還是遵循了“”工作臺”的概念,傳統按鍵布置的比較密集,上手很快。318國道元素的氛圍燈也保留了下來,直接點明自駕的主題。
最重要的是,在以往2.2kW內放電、6.6kW外放電功率的基礎上,山海T1原廠就帶拖掛資質。車小?掛個房車還是小皮艇,怎么玩都很方便。外放電+拖拽資質,絕配。
智能超級混動,基本不焦慮
這一次的體驗,是在有著“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的賽里木湖展開的。高海拔、滿員、自駕狀態,剛好讓我們得以體驗這臺車真實的能耗水平。
在SOC低于20%的情況下,我們將車輛的動力模式調節為經濟,動能回收設置為強。在沿湖公路行駛一周后,車輛的表顯油耗穩定在了3.8L/100km。而在這個過程中,由于電機的加持,整車的低速響應并沒有明顯的變化,不算洶涌,但仍能給人動力充足的感覺。
而在日常的工況下,26.7千瓦時的電池容量也足以滿足日常的純電通勤。這對于期待降低用車預算的年輕群體來說十分重要。
編輯觀點
雖然這一次也沒有見到捷途T系列車型的四驅版本,但T2到T1的變化足以證明了捷途山海對這套混動系統和用戶需求的精細化改進,現在只需要一個合適的價格來保證首發上市的優勢。而這個月我們也將迎來T2車型的四驅版本,有車科技將持續跟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