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我國新能源車產量突破1000萬輛,滲透率超過50%,終于開始全面超越燃油車。隨著全球汽車行業向電動化轉型加速,中國正站在歷史拐點。根據最新預測,2025年中國有望首次實現電動汽車銷量超過傳統燃油車,與海外市場相比將領先數年。
那么,2025年國產新能源車市場會發生什么?新一年車企將展開怎樣的角逐?河南廣播電視臺大象新聞《嗨聊·新經濟》本期關注《銷量爆了!2025中國新能源車市還能有多卷?》
銷量爆了!最猛增長超232%
新年伊始,多家新能源車企發布2024年銷量戰報。其中,比亞迪以427.21萬輛的年度銷量領跑市場,同比增長41.26%;奇瑞集團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58.36萬輛,同比大幅增長232.7%;賽力斯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42.69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82.8%。此外,理想、蔚來、吉利也分別以年交付50.05萬輛、22.197萬輛、21.76萬輛交出不俗成績單。
“我們在2024年12月交付了2.7萬輛,同比增長102%;2024全年交付在22萬輛以上,同比增長87%,達成了年度目標的94%左右。”極氪汽車河南城市經理岳東說,作為一個成立于2021年的年輕品牌,極氪在這么短時間內完成全年交付量破20萬輛,算得上國產純電汽車品牌的后起新星。
2016年開始從事汽車行業的岳東,經歷了傳統合資、傳統進口等燃油車在中國市場的巔峰,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他認為從2024年開始,新能源車已經不能被稱為新勢力了:
“就河南市場來講,2021年時新能源車滲透率大概在27%左右,但到2024年年末,滲透率已經達到50%。在當下它已經成為身邊人買車的一個主流選擇,肯定也會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機構預測,中國包括純電池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內的電動汽車銷量將超過國際預期水平。預計將在2025年增長約20%,達到1200萬輛,這一數字是2022年590萬輛銷量的兩倍多。而燃油車銷量或將下降超過10%至1100萬輛,與2022年的1480萬輛相比,下降近30%。
迭代越來越快,行業越來越卷
2024年,隨著第10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中國成為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度產量達到1000萬輛的國家,迎來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里程碑。這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重要節點,標志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但高光背后總有一些發人深省的瞬間,背靠百度和吉利的極越汽車,最終還是倒在了這個寒冷的冬天。新能源汽車迎來重大機遇的同時,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車市已經進入了“大決戰”和“淘汰賽”。
“真的很卷。我們一個車型稱之為一個SKU,中國的SKU是1000多個,放在全球來講能甩掉第二名非常多。”岳東說。
回過頭看這十年,國產新能源車經歷了三個階段,完成了智駕技術從進口到引領的躍升。第一階段即2013到2017年的探索期,完成了從模仿到初步自主;第二階段即2018到2021年的技術突破,智駕系統已逐漸實現體系化和場景多樣化;第三階段即2022年至今,實現從追趕到領跑。當下,中國L5完全自動化無人駕駛也被提上日程,并且隨著V2X技術的普及,中國的智慧駕駛將與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深度融合,為全球智能交通打造“中國方案”。
“新能源車的智駕系統是最能打動消費者的,現在車企在這方面的更新速度甚至超出消費者期待。就拿極氪來說,我們的智駕以前是進口的,但是2024年全部換成國自研的。”岳東表示,在行業整合加速的當下,市場最終會留給那些真正有實力的企業。正是車企在技術上的內卷競爭,才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以及更多的選擇余地。
“技術的更新把生活方式都顛覆了,消費者可能希望2025年車企繼續卷不停歇,但我覺得新能源車市場基本趨于穩定了”,河南廣播電視臺交通事業部汽車行業主理人飛揚談到,雖然產品肯定會不斷迭代更新,但應該不大可能再有新入局者,“消費群體也在升級,以前買車的人是我不懂我不知道,你的消費訴求是在被銷售顧問引導的,現在是我知道我需要什么,主導權在自己手里,我有很明確的購車意向和訴求。”
政策利好來襲,新能源車為用戶帶來最優解
2025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下稱《能源法》)將正式實施。這在我國能源發展歷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能源法》鼓勵用戶優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支持新型儲能、智能微電網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未來,順應低碳環保理念的新能源汽車也能充上綠電,并迎來行業的新一輪發展。
“新能源車背后底層邏輯有點互聯網的概念,它對市場的把控、對消費者需求的研究是和產品研發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以前我們買燃油車可能是沖某個牌子,而新能源車是倡導車去適應人,所以我覺得它能比燃油車能夠在更短的時間里爆發出更好的能量。”飛揚表示。
岳東則認為,在國產新能源車領域,河南擁有巨大市場潛力,無論任何車企都非常重視河南市場:
“在以往傳統燃油車時代,鄭州很多品牌單店銷量都做到過全國前三,而汽車賣到最后憑的是什么,就是市場用量。我個人覺得消費者在買車時可以多看看,多去了解、體驗一下新能源車,因為這個市場也在發生很大變化,無論是用車體驗,還是后續二手車殘值,新能源車都能給到用戶當下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