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圖可以看出,2024年考研人數相較上一年減少36萬人,2025年考研人數相較上一年減少50萬人,然而在此之前考研人數一直呈現上升態勢!
這是為什么呢?難道是考研的含金量下降了?
一、院校擴招研究生,導致考研含金量下降

研究生擴招
隨著國家對高學歷教育的逐步投入,很多大學都擴大了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但是相應的配套資源并不能在短期內得到提高,導致很多研究生只是具備了相應的學歷,但是專業知識沒有提高太多,而且985、211大學的研究生很難考上,所以就導致相當一部分研究生的含金量下降!
二、考研需要的時間成本較高

如果選擇考研,就需要多付出2—3年的時間,眾所周知,大學畢業后的幾年時間是考工作的黃金期,如果選擇了考研,就相當于推遲兩三年考工作,到底是把這幾年的時間用來考研,還是用來考工作,這本時間賬要算的過來!
三、考研需要的經濟投入較多

讀研的過程中,雖然有一部分的國家補貼,但是畢竟只是很少一部分,還得需要家里的經濟支援,對于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學生來說,這筆經濟賬需要慎重考慮!
四、在未來工作中實踐能力更重要
在大學校園里,學習的知識都很廣,然而工作中根本不需要這么廣的知識,對于很多公司企業來說,實際的工作能力才是最關鍵的,能為企業帶來收益才是最關鍵的,如果把讀研的時間更早地投入到工作實際中,可能會對自己的事業更有幫助!
五、放棄考研專攻考公

如果以后想當公務員,那么,擁有本科學歷就足夠了,考工作的人都知道,年齡越大,學習能力越差,考公最主要是通過報班學習行測和申論,跟研究生的學習不沾邊,而且,越早出來考試,就有更多的機會去考試,自己的焦慮也會因此少很多,所以如果有考公的打算,就不如在本科畢業時早早選擇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