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網絡正加速覆蓋——5G用戶、流量雙增長,源自技術、場景等創新。

平均海拔5373米,在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東南部的普瑪江塘鄉,借助5G網絡,村民們打開手機就能流暢收看體育賽事。
跨越近3000公里,通過5G遠程機器人,遠在北京的外科專家能操作位于海南的手術室內的機械臂,在幾乎無延時的情況下,順利為患者完成一場復雜手術。
…………
當下,5G已與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相連。3月25日,工信部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末,中國5G基站總數達350.9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達8.51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48.8%。
5G用戶普及率過半意味著什么?5G如何賦能經濟增長?
一、5G用戶普及率過半
工信部稱,1-2月,中國電信業務收入穩步提升,電信業務總量保持兩位數增長,5G、千兆光纖網絡建設有序推進,用戶規模持續擴大,移動數據流量呈快速增長態勢。
1-2月,中國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487.6億GB,同比增長16.6%,增速同比提升4.6個百分點。2月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達到14.96GB/戶·月,同比增長6.6%。
截至2月末,3家基礎電信企業及中國廣電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7.46億戶。其中,5G移動電話用戶達8.51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48.8%;5G基站總數達350.9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29.8%。數據顯示,京津冀、長三角地區5G建設領先全國,截至2月末,5G移動電話用戶分別達7152萬、15435萬戶,占本地區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的比重分別為48.2%、48.6%。
5G用戶普及率過半,意味著5G應用在消費市場有所突破。5G應用存在“二八定律”,即20%的應用場景在個人和消費領域,80%的應用場景在行業。與行業應用相比,5G在個人和消費領域應用步伐顯得慢了些,這直觀體現在用戶普及率上。
據工信部出臺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力爭到2025年,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26個,5G用戶普及率從2020年的15%提高到56%。如今,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已達24個,5G用戶普及率也過半。按正常發展速度看,這些目標有望提前完成,將成為5G規模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二、5G全產業鏈已具規模
5G用戶規模加速壯大,適度超前的建網原則功不可沒。我國5G網絡建設遵循的是適度超前、以建促用、建用結合的原則,緊貼行業和市場需求,實現深度覆蓋和按需覆蓋。
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堅實,5G關鍵技術也在不斷實現新突破。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近年來,中國5G技術產業在技術標準、網絡設備、終端設備等方面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全球占比超42%,持續保持全球領先;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占移動網終端連接數的比重達57.5%,萬物互聯基礎不斷夯實;輕量化5G核心網、定制化基站等實現商用部署,5G工業網關、巡檢機器人等一批新型終端成功研發,推出全球首款衛星通話智能手機,6G、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快5G網絡建設,推動重點場所實現移動網絡深度覆蓋。同時,推進5G行業虛擬專網建設,為行業轉型發展提供網絡支撐。”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此外,還將加快6G技術研究,開展技術試驗,強化技術儲備,深化交流合作。
近年來,隨著5G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5G應用快步走進尋常百姓的工作生活,創新產品競相涌現。
基于5G網絡,“暖心家園”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與智慧養老場景有機結合:可提供看護、報警、便捷呼叫等居家養老服務,還上線了一站式陪診、一鍵叫車等功能,讓老年人生活更便利,也讓家人更安心。
此外,5G應用場景也正在加速拓展,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在工廠車間,以5G和邊緣計算技術為依托,多地生產數據能實現協同聯動,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在倉庫,基于5G網絡支持,操作員只需借助監控屏幕和操作手柄,就能完成遠程精準吊裝,徹底告別“爬上爬下、冬冷夏熱”的作業環境……
【完】
版權聲明:人民名品致力于知識產權保護,并尊重版權人的權利和義務。文章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不能及時獲取版權人的聯系方式和授權。如涉及版權問題,請您第一時間與我們溝通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謝謝理解與合作!
聯系郵箱:horizon_peace@sina.com
來源: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人民名品引自中國新聞網、人民日報、經濟日報、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