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一篇報道,日產和本田這倆日本車廠打算聯手研發便宜的低端電動車,來應對比亞迪對市場的沖擊。這兩貨原來是競爭對手,現在一下變成合作伙伴了。為什么比亞迪讓他們如此緊張呢?
現在比亞迪的市場份額增加到11.9%,比亞迪明顯在電動市場上取得進步并搶占了其他汽車廠家的份額。而本田和日產就是受到沖擊的其中兩家。
能讓兩個日本對手如此聯手比亞迪的確有此能耐。讓我分析一下比亞迪的優勢:
一、技術牛讓人放心。
就說比亞迪電池這塊,技術是真牛。刀片電池安全性能超棒,壽命長,能量密度還高,能量密度達到了240wh/kg,相比傳統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提高了30%,現在市面上一些電動車用的都是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這其中就有特斯拉。能量密度達到了三元鋰電池的水平。
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成本低。
比亞迪厲害的另一點就是他們什么都是自己造,從電池材料,再到整車,基本上都是自家搞定,不用看別人臉色。尤其是電池,刀片電池的原料費用減少了四分之一,節省了材料和人力成本。你想想花差不多的錢,能買到技術先進、品質靠譜的比亞迪電動車,誰不愿意呢。
三、車型多樣,總有你喜歡的。
比亞迪電動車種類多樣,從小型到大型車,從轎車到越野,從低價車到高端車,產品掀豐富,今年的銷售目標是400萬。
面對比亞迪的進攻,本田和日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比亞迪的市場在逐年攀升,技術創新在不斷刷新,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照這樣發展下去失去中國市場是早晚的事情。
正是這種危機感使他們聯合起來一起造車,他們選擇共享資源,
共擔風險的合作,想要通過聯合研發、供應鏈整合生產協同等方式提升競爭力,這樣才能夠抗衡中國品牌的崛起。
除了比亞迪給他們帶來的壓力,有更多的國產車突破技術瓶頸,在新能源市場也立足腳步,在一步一步侵蝕合資車和傳統燃油車的市場。
對于國家來說新能源是國家的一個戰略,對于老百姓來說是實實在在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