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市場難以為繼的菲斯克,如果能搞定日產這個大金主,或許還有第二次復活的機會。
文 /《汽車人》麥可
日前,有消息稱,日產計劃向美國電動車初創企業Fisker(菲斯克)投資約4億美元,且這筆交易很有可能在本月完成。
3月18日,菲斯克宣布全線停產,并聘請律師開始破產保護預備程序。雖然對外宣布聘請律師團隊是為了避免強制破產程序啟動,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菲斯克已經開始為最壞的結果進行法律準備。

對于老板亨利克·菲斯克(Henrik Fisker)來說,菲斯克汽車已經不是第一次遭遇困境。成立于2007年的菲斯克汽車(Fisker Automotive)由著名汽車設計師亨利克·菲斯克與合伙人初創,是當時的美國電動車新勢力之一。
菲斯克“1.0”曾經致力于生產豪華插電混動轎車,并推出了Fisker Karma。但因為生產和財務問題,再加上與供應商關系緊張,于2013年申請了破產保護。
經歷重組后,菲斯克“2.0”更名Fisker Inc,于2016年重新回歸大眾視野,這次則帶來了定位更低、價格更親民的Fisker Ocean,動力形式也改為了純電。
但好景不長,從2023年底開始,菲斯克又一次陷入資金困境,而這次向這家伴隨特斯拉一起成長起來的電動車初創品牌伸出援手的也不再是來自中國的萬向集團,而是日本汽車制造巨頭日產。
越來越艱難的美國市場
3月20日,美國環境保護署(EPA)醞釀已久的2027-2032年排放法規最終草案終于落地,其對燃油車的排放限制與起草初期相比大為松動。

在11月美國大選前,拜登政府一直堅持打壓燃油車政策似乎有所放緩,除了應選因素,美國市場對電動車需求降速也是原因之一。特朗普曾經在演講中多次釋放對未來電動車在美發展不利的信號,而現任政府持續放寬排放標準的行為,也在某種程度上正在看衰美國電動車市場。
再加上美國長期的高利率政策,開始走“下坡路”的電動車初創企業融資難度劇增,資金鏈斷裂問題此起彼伏。除了將死未死菲斯克、已經“陣亡”的Lords Town以外,Lucid Group和Rivian Automotive也相繼宣布裁員,并縮減了業務期待值。
菲斯克在2月份發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財報中,單季凈虧損達4.63億美元。投資者表示,“對其持續經營的能力存在重大疑問”。2月18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對菲斯克下達了違規通知,稱其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于1美元,如果在6個月內無法恢復合規,其股票將遭遇強制退市。

目前來看,美國國內資本已經不會救菲斯克于水火,即使是強大如特斯拉也遭遇了2024開年后的股價大跌。近期與日產在談判桌上的博弈,很可能是菲斯克最后的救命稻草。
日產看上了什么
菲斯克的歷史,其實與特斯拉一直有所牽絆。
亨利克·菲斯克作為一名極其成功的汽車設計師,曾經參與了寶馬Z8、阿斯頓·馬丁DB9和V8 Vantage等眾多經典跑車的造型研發。馬斯克與菲斯克的最早交集,也正是特斯拉給當初還是設計公司的Fisker CoachBuild提供的車身設計大單。
而這一紙合同,不僅造就了特斯拉第一款量產電動車Model S,同時也讓兩家同為初創公司的企業,因技術專利等爭端對簿公堂,暫且不表。
能讓馬斯克看上眼的設計師,顯然相當高桿。在完成了特斯拉的委托后,亨利克·菲斯克自行研發生產的Fisker Karma,讓當時對菲斯克心懷敵意的馬斯克也不得不承認,“這玩意確實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