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蔓延著狂躁與焦慮的汽車市場,剛剛亮相的AUDI E概念車恰如一襲清風。
AUDI是奧迪在華發布的新品牌,讀音仍然是“奧迪”,但標識已變為字母logo。它前瞻新銳、果敢自信,瞄準更年輕進取、更先鋒潮流的市場,與奧迪品牌共融共生。
AUDI E概念車,是AUDI品牌進軍豪華電動車市場的起點。它延續奧迪設計、駕控與品質的同時,聚焦數字交互與智能網聯。它以智能為用,以豪華為體,更以奧迪為魂。
奧迪汽車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兼技術研發董事 高德諾(Gernot Döllner)
奧迪汽車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兼技術研發董事高德諾(Gernot Döllner)表示,AUDI E的量產版將會在2025年上市。現在就評價性能、預期口碑似嫌太早。但即使是那些挑剔的觀察者也會承認,它幾乎沒有短板,競爭力更是不容置疑。
強化人的體驗
AUDI品牌與AUDI E概念車確實是從零開始橫空出世,但并非閉門造車憑空而來。“Audi”在拉丁文中表示“傾聽”,而AUDI E概念車的問世也遵循同樣的原則。
奧迪·上汽合作項目CEO 宋斐明(Fermín Soneira)
在奧迪·上汽合作項目立項之后,合作項目CEO宋斐明(Fermín Soneira)只身來到上海,著手安排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傾聽”——追求潮流科技、熱衷體驗感生活方式的潛在用戶,讓“豪華品質”“扎實底盤”“智能助手”等逐漸浮出水面……這些樸素的需求都指向了使用的體驗。
以人為本,正是AUDI出發的原點。
奧迪始終肩負著明確的使命:打造讓用戶滿意的經典汽車。這是AUDI的初心,也是奧迪115載的踐行。1995年的初冬,奧迪轎車中國制造的籌備工作啟動,技術大幅升級。為了滿足中國客戶對于后排空間的需要,德國工程團隊從頭打造一輛加長版A6,并在設計初期就對操控與安全、舒適與美學進行整體考量。
用戶需要后排有寬適空間,更需要一輛光彩奪目的奧迪。雖然以同步開發為名,但大量部件從零開始設計與驗證,甚至包括車尾的行李廂蓋,以保證這輛軸距加長90毫米的行政級轎車線條依然流暢、設計依然奧迪。
1999年9月初,國產奧迪A6 C5下線,實現用戶口碑與市場銷量的雙贏。它不容爭辯地奠定奧迪作為高端行政轎車的地位,風生水起的中國旅程也由此開啟。
奧迪因體驗先行而推開中國市場的大門。今天,同樣以需求驅動、由體驗牽引的AUDI品牌,再次扣響時代的大門。
重歸造車初心
車是什么?是每天使用的通勤工具,首要的素質是好開好用,不是冰箱彩電大沙發,更不是按摩K歌下午茶。但放眼汽車市場,本末倒置似已見怪不怪。如果連最基本的素質都達不到,用戶可以一次買單,但不會次次買單,用腳投票只是時間問題。
奧迪談好開好用,沒人能投反對票。
1980年上市的奧迪Quattro B2,就是德國首款通過中央差速器實現全時四驅的量產車。在隨后的5年中,它依靠扭矩感應的托森差速器、縱向布置的發動機與變速箱、倍增1.4的渦輪發動機橫掃WRC賽場,斬獲總冠軍與車隊冠軍無算;1986年,奧迪100 quattro又平穩安全地登上冰雪覆蓋、37.5度坡角的Pitkävuori高空滑雪跳臺,以驚人實力證明操控可以隨心所欲,而不受天氣與道路的影響。
在過去的四十余年中,凡車尾帶有quattro標識的車型,意味著不僅可以提供穩定的牽引力與加速度,更提供絲滑的彎道表現,即使是在濕滑甚至油膩的路上,也會令人一試難忘。
可以說,quattro與全鋁空間框架、燃油分層噴射等眾多技術創新,共同鑄就了奧迪車型好開好用口碑。而將于明年上市的AUDI E概念車的量產版也擁有相同的基因。
宋斐明也分享道,AUDI首款車型將由雙電機電動quattro驅動、搭配800伏充電電池,配合漸進式前輪轉向系統和全輪轉向系統,以及帶阻尼連續可調功能的空氣懸架,集性能、舒適、精準操控與安全于一身,在電動化出行與奧迪DNA之間達成精妙平衡。
科技點亮未來
從AUDI E概念車的身上,能看到奧迪的堅持與變革。
奧迪的堅持,集中于設計與操控。例如,概念車的設計由奧迪在德國英戈爾施塔特的設計總部完成,保證其遵循奧迪的設計美學、融入中國的潮流文化;堅持采用雙電機電動quattro驅動與奧迪標志性的后盾轉向、連續轉向控制,以強化quattro獨有的駕控樂趣。
奧迪的變革,則聚焦于全方位的智能化體驗,如針對高速公路和城市路況的智能駕駛技術,擁有直觀用戶界面的AUDI OS,由AI驅動、支持情感交互的AUDI Assistant,以及將觸控與數字功能相融的AUDI Control……
雖然AUDI是新品牌,但奧迪希望由開始就建立明確的標準與體系,從設計到操控、從裝備到品質,都要強化豪華基因,都要呈現運動激情,都要向奧迪看齊。
另一方面,奧迪已經認識到,軟件必須發揮核心作用,智能化直接決定用戶的體驗,并將通過AUDI品牌將數字化技術與智能化體驗演繹為豪華的支點。
高德諾說,過去幾年間,中國汽車產業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中心,奧迪有實力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繼續保持強大競爭力。但是我們需要進一步鞏固自身優勢。
從1971年至今,“突破科技 啟迪未來”已經走過五十余年,成為奧迪的代名詞,甚至融入流行文化。但它絕不只是一句口號,也不僅僅是對技術的渴求,更是奧迪品牌的基石。
但對于奧迪而言,科技不止是技術變革,更是要聚焦使用體驗;未來從來不是挑戰,而是充滿可能的機遇。這不是水晶球與魔杖,卻可以讓四環再次閃耀光芒。【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