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電腦
恒生電腦在 1993 年那可是相當風光,作為首個民營電腦品牌通過 “ISO9002” 國際認證,還承諾免費保修 5 年,一度位列 “中國市場十大名牌電腦”。可到了 2001 年,形勢急轉直下,個人電腦業務銷量像坐過山車一樣大幅下滑,據說下降幅度超過 70%。資金鏈斷得厲害,總部財務亂成一鍋粥,連員工工資都發不出。又因為商標侵權敗訴,要賠 960 萬,最后董事長跑路,好好一個品牌就這么垮了。

四通電腦
四通電腦在中關村那可是有一號,是最早拿到計算機生產許可證和產品安全證書的民辦高新技術企業,不過它主要精力不在家用電腦上。1998 年想進軍電腦市場,短短幾個月就敗下陣來。當時它靠著四通打字機的分銷體系賣電腦,可那些人對電腦市場規律一知半解。后來搞 “協同電腦” 面向中小企業,也沒成,最后只能灰溜溜退出賣場,消失在大眾視野里。

恒基電腦
恒基電腦是全體員工努力的成果,以前可重視質量了,和微軟、英特爾、希捷等好多國際大品牌都建立了高級別 OEM 關系。但后來不知道怎么搞的,口碑越來越差。有數據顯示,消費者對其質量不滿的投訴率一度高達 30%。售后服務也不行,網上好多人吐槽。在市場上越來越沒地位,漸漸就沒人買了,最后徹底從賣場消失,只留下一段漸漸被遺忘的歷史。

國合電腦
國合電腦在 1998 到 2001 年連續四年都被評為中關村電腦節十大知名品牌電腦,那可是中關村的驕傲。可誰能想到,后來它走上了下坡路。它放棄了品牌機業務,跑去做攢機商了。可能是覺得品牌機競爭太激烈,想換個賽道,結果在攢機市場也沒做出啥名堂,慢慢就被大家遺忘了,曾經的輝煌也只能在歷史資料里看到了。

京東方
京東方的筆記本電腦 2001 年剛進入市場的時候,沒什么大動靜。到了 2002 年可不得了,銷量像火箭一樣躥升,一下子達到兩萬多臺,比 2001 年提高了將近 10 倍,一下子就沖進了國內筆記本電腦五強,定位中低端市場,本來形勢一片大好。可后來資金鏈出了大問題,據說資金缺口達到數億元,整個公司運營不下去,只能無奈告別電腦行業,讓人嘆息。

沐澤電腦
沐澤電腦以前對自家產品定位那是相當明確,到處開拓銷售渠道,全國好多地方都有它的身影。可它在價格上出了大岔子,定得不上不下的,正好卡在尷尬位置。聯想一搞低價電腦和鄉鎮計劃,它就受不了了。據說市場份額一下子被搶走 40%。后來更慘,40 位售后服務人員集體辭職,這對品牌打擊太大了,最后公司撐不住倒閉了,消失在市場浪潮里。

華禹邦甲
華禹邦甲在筆記本電腦市場上就像一顆流星,轉瞬即逝。它剛出現的時候,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分一杯羹。可它知名度太低了,好多人都沒聽說過。技術實力也不強,產品質量一般般。據調查,它的產品故障率比同類型品牌高出 20% 左右。在市場上根本競爭不過那些大品牌,沒幾年就被擠出去了,只能退出市場,被大家遺忘。

大亞東海
大亞東海也曾在筆記本電腦市場有過一席之地,有那么一段時間,市場份額能占到 5% 左右。可市場競爭太殘酷了,那些大品牌不斷推出新技術、新產品,大亞東海跟不上節奏。技術研發投入不足,產品更新換代慢。比如別的品牌一年能推出好幾款新機型,它可能一兩年才出一款。慢慢就失去了優勢,客戶越來越少,最后只能徹底退出,成為電腦品牌發展史上的一個過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