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鴻蒙生態合作進入"戰斗狀態",引發操作系統生態"長期戰"
鴻蒙生態合作進入"戰斗狀態"
自2019年正式發布以來,華為自主研發的鴻蒙操作系統一直在穩步推進生態布局。盡管起步較晚,但依靠華為在通信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品牌影響力,鴻蒙生態逐步壯大。今年初,一則重磅消息進一步點燃了鴻蒙生態的發展熱潮——華為先后與阿里巴巴、OPPO、小米、百度等11家公司簽署鴻蒙生態合作協議,共同推動鴻蒙操作系統的發展。
這標志著鴻蒙生態已正式進入"戰斗狀態"。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活動上如此闡釋這一理念——過去主要是手機廠商加入鴻蒙陣營,而現在鴻蒙生態已經開始覆蓋更廣闊的領域,未來需要更多合作伙伴的加入,才能最終形成一個健康良性的生態體系。因此此次與阿里等公司達成深度合作就顯得意義重大,將有利于鴻蒙生態在智能手機之外的其他終端領域實現突破。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鴻蒙系統就已在華為部分終端產品中得到應用。如搭載鴻蒙系統的華為平板MatePadPro,以及首批支持升級到鴻蒙操作系統的華為筆記本電腦產品線等。但要真正構建起一個龐大的操作系統生態,單憑華為自身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就必須借助更多合作伙伴的支持。而這11家新晉合作公司正是有力補充。
鴻蒙生態覆蓋多領域
那么,鴻蒙操作系統在簽約后,究竟將覆蓋到哪些領域?根據華為方面的介紹,鴻蒙系統全場景化的戰略已經漸露端倪。首先,傳統的手機、平板電腦和PC等終端設備,毫無疑問將是鴻蒙布局的重點。與此同時,正在快速增長的智能汽車和物聯網等新興領域,也被納入了鴻蒙生態的版圖。

以汽車領域為例,隨著車載智能系統的不斷升級,操作系統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越來越多車企已經開始將目光投向鴻蒙,希望借助這一領先的操作系統提升車載系統的智能化水平。據了解,上汽、廣汽等國內主流車企目前已在部分車型上采用鴻蒙系統。另外在物聯網領域,鴻蒙系統也有望成為連接millions設備的操作系統。
不
生態戰爭風起云涌,鴻蒙正揚帆遠航
鴻蒙生態合作進入"戰斗狀態"
近年來,伴隨著科技創新的不斷推進,智能化時代的大門已經徐徐打開。作為智能設備的"大腦",操作系統無疑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創新馬拉松中,國產操作系統鴻蒙正穩步推進生態布局,矢志為國內智能化發展添磚加瓦。

此前,鴻蒙生態已經與多家手機廠商達成了合作。而就在今年年初,這一生態再次拓展版圖。2024年1月9日,華為宣布與包括阿里在內的11家公司簽署鴻蒙生態合作協議。這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大動作,也標志著鴻蒙生態正式進入了"戰斗狀態"。
當天,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余承東在現場直言"鴻蒙生態正在進入戰斗狀態,我們要和很多伙伴手拉手、并肩作戰,讓鴻蒙生態飛得更高、更遠。"這番話無疑昭示著鴻蒙生態在即將到來的發展道路上勇猛精進、奮勇前行的決心。
鴻蒙生態覆蓋多領域
那么,鴻蒙到底在哪些領域將大展拳腳?根據相關細節,我們不難發現鴻蒙正在多個領域鋪墊發展基石。
手機、平板、PC等傳統智能終端領域無疑是鴻蒙的主攻方向。在手機領域,華為Mate和P系列旗艦機型已長期使用鴻蒙系統。平板和PC方面,鴻蒙也在逐步落地實踐,為用戶提供流暢體驗。
另一個前景廣闊的領域則是汽車和物聯網。智能汽車無疑是繼手機之后,下一個科技爆發的熱土。鴻蒙汽車解決方案已進入多家車企,為車載操作系統帶來國產智能體驗。同時,物聯網時代催生各種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嶄新品類,這都為鴻蒙勾勒出新的戰場。
合作雙贏局面
這場"戰斗"并非鴻蒙單槍匹馬作戰,鴻蒙生態合作恰恰體現了多方利益的高度統一。
對華為而言,構建獨立的鴻蒙生態體系,意味著終于能夠徹底擺脫對谷歌安卓系統的依賴,掌控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既避開了國際發展的地緣政治風險,也為自身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