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圖知音成為全國新能源汽車年度生產的第1000萬輛車,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的高光時刻。而在一個月前,嵐圖汽車首席執行官盧放開著最新款嵐圖知音,9小時自駕800多公里到達杭州,并以全程短視頻“直播”的形式為新車代言。
11月14日上午,一輛新能源純電嵐圖知音緩緩駛下武漢東風云峰工廠生產線。這是今年我國生產的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長江日報記者史偉 攝
“我很驕傲,我們是‘千萬時代’的親歷者、推動者、實踐者。”11月14日,盧放在接受長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20年,中國汽車一直在走本土化的進程,特別是過去十年,中國汽車在向新能源、智能汽車轉型。“現在,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達到了這一目標。”
盧放說,不到一年的時間,年產突破千萬輛,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不僅代表了中國汽車工業整體的成功轉型,也意味著我們在智能新能源汽車這條賽道上率先達到了新高度。”
中國汽車工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如今,中國的智能電動汽車已經成為最具有顛覆性的一股力量。盧放表示,作為央企“國家隊”的嵐圖,在新能源汽車轉型之路上,肩負重任。
“東風具備超過50年的造車經驗、超過30年的新能源開發經驗,嵐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收其所長,并進行創新和發揚,整合最優秀的資源,來確保品牌的長遠發展。”盧放說,承載中國汽車國家隊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使命與擔當,嵐圖準備好了。
“以嵐圖知音為例,我們在設計這款車的時候,就認為它不只是一輛新能源車,它既是交通工具,更是智能終端通信工具。”盧放介紹,這種改變意味著汽車功能更加多元化,將重新定義人們的出行方式和交互模式。
盧放認為,中國擁有最豐富的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這使得嵐圖在智能化和網聯化方面發展得更為迅速。“豐富的場景倒逼技術進步,要不斷研發新技術來解決這些場景產生的不同問題。”他透露,目前嵐圖的高階智能駕駛已經實現量產。
年度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來到了一個新的起點。下一個里程碑在哪里呢?盧放認為,下一個1000萬輛新能源車或許會更早到來。“今年我們用了不到1年的時間,明年可能10個月就夠了,甚至更短。這既是動力,也是壓力。我們期待明年,大家繼續團結奮斗,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