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復牌并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賽力斯簽訂初步協商協議,同意就合作分銷后者旗下的新能源汽車進行進一步磋商。中升指出,除上述的商業機會外,并不知悉有關導致該公司股價及交易量近日有所增加的任何原因。公告發布后,中升控股當日股價跌9.61%。
此前兩個交易日,中升控股股價因市場傳聞已經提前連續大漲,漲幅超50%,并于11日下午1時起緊急停牌,停牌前報18.94港元,當日大漲21.4%。市場傳聞稱,中升控股拿下50家“華為智選車”授權。
美銀證券預計,一家問界AITO門店將會為中升產生2000萬元的純利,并指公司目標有近1000個銷售渠道。新的問界AITO門店在2025年會為中升貢獻盈利的15%,以及顯示公司在迎接電動車時代的決心及潛力。美銀將其目標價由13港元升至22港元,重申“買入”評級。
此外,花旗和中金也均上調了中升控股的目標價,分別為23.25港元和25.3港元。截止發稿,中升控股目前股價為18.46港元。
2022年中升集團反超廣匯汽車首次成為國內最大的汽車經銷商,2023年蟬聯榜首,年營收額達到1798.57億元。最新的公開資料顯示,截止今年上半年,中升在國內32個中心城市運營419家經銷門店,主打豪車市場,門店數量及豪華品牌市占率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雷克薩斯、奔馳、寶馬、奧迪品牌在中心城市市占率分別達52%、29%、18%、18%。
在傳統豪車市場份額被國產新能源品牌快速搶占的大背景下,中升今年開始也面臨著盈利壓力。中升控股中報顯示,上半年營業額824.21億元,同比增長0.63%;歸母凈利潤為15.80億元,同比減少47.50%;股東應占溢利為34.26億元,同比減少7.3%。
此外,上半年中升控股關停了6家門店。
在以直銷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之下,以銷售燃油車為主的汽車經銷商在最近幾年日子都不好過,特別是“價格戰”的影響,加劇了新車虧損銷售的現狀。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退網、關閉的4S店新增近2000家。即便是廣匯汽車、星德寶這樣的頭部汽車經銷商也紛紛出現資金鏈緊張、閉店等“爆雷”的情況。
進入“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汽車經銷商的狀況有所改觀,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10月份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10,環比下降 14.7%,同比下降 35.3%,庫存水平重新回到警戒線(1.50)以下,進入合理區間。
積極擁抱新能源是汽車經銷商轉型的重要出路。除中升控股以外,已經退市的廣匯汽車也已有5家問界在營門店,無論是銷量及盈利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