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隨著史上最長的雙11大促進入火力全開階段,不少消費者開始清空自己的購物車。有人買下了必囤的日用消費品,有人趁著天氣冷下單了保暖衣物,還有人囤好了來年出去玩的酒店和機票。各家發布的第一輪戰報顯示,趁著雙11下單的消費者不在少數。
但一些認真的消費者卻意外發現,今年雙11,購物車里的一些商品在悄悄變貴。不少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吐槽稱:“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大坑,雙11購物車里的商品都漲價了。”“怎么感覺今年雙11比之前賣得貴?”
01、購物車里的商品更貴了
“我的口糧咖啡豆平時買80多元,雙11漲到了92元。”北京的李玉原本打算趁著雙11再囤一點咖啡豆,對于在大廠打工的她而言,咖啡豆是剛需,是每個工作日續命的神器,但看到購物車里的價格后,她斷了再買一些的念頭。她的雙11,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感覺今年雙11比往年更貴的李玉,將自身的經歷發到了朋友圈,沒想到引起了朋友們的共鳴。“原來不止我一個人有這種感覺,兄弟姐妹們的購物車都在漲價。”
正在裝修新家的高洪,很早之前就收藏好了一款冰箱,打算趁著雙11搞活動買下來,幾天前,他打開購物車,被震驚到了。“之前收藏的時候賣2500元,沒想到雙11提到了2999元,貴了近500元。”10月22日,這款冰箱加上政府補貼到手價降到了2400元,但是高洪還是沒打算買。“我印象里這款也就1700多元,還是貴了”。
“別提了,啥都搞完,還要289元。”王清吐出了心中的一口悶氣。一個月前,他看中了一雙球鞋。眼看著雙11即將到來,他選擇等大促降價再買。10月13日晚上,他驚喜地發現,這雙球鞋降到了254元。但他沒有選擇下手,想再等等看。
短短一天后,王清傻眼了。10月14日,這雙球鞋的價格又變成了289元。10月15日,更是漲到了299元。王清的腸子都悔青了,“早知道13日晚上就買了,不是說史上補貼力度最大嗎?”他向《財經天下》抱怨道。10月21日晚,王清看到這雙鞋再次短暫地降到了254元,10月22日又漲到了272元。
張歡的女兒今年個頭長得飛快,她打算在雙11,給孩子再購置一些衣服、鞋子。10月21日晚上,在一番比價之后,她發現,去年給孩子買的同款褲子和鞋子,在各種優惠疊加后,今年的價格比去年要貴。“去年褲子是184元拿下的,今年券后229元;鞋子去年是181元買的,今年189元。”

▲圖源/社交媒體截圖
去年就想給自己買件羽絨服過冬的孫凡,在湊合一年后,終于下定決心今年要換件新的,沒想到打開購物車后連連感慨,早知道還不如去年買。“去年我看中的一款羽絨服賣600多元,今年雙11各種優惠券疊加后,還要730元,貴了100多元;另一款戶外羽絨服去年賣650元,今年也漲到了699元。”
不僅如此,孫凡還發現,往年雙11,愛慕、安莉芳的文胸都能找到100多元的打折款,今年幾乎很難找到200元以下的款式了。更夸張的是,她想囤的“呂”牌洗發水,雙11開始之前放入的購物車,三瓶賣140元,雙11開始后,漲到了190元,“感覺我被雙11背刺了”。
錢夢最慶幸的是提前給孩子買了褲子,沒有等到雙11。她是10月10日下單的,當時北京天氣開始轉涼,孩子去年的褲子有點小,想著先買先穿,如果雙11降價再申請價保,這樣也不會虧。“雙11大促開始后,我特意去申請了價保,可是沒通過,再仔細一看,發現褲子居然從29.9元漲到了39.9元,真是離譜。”她吐槽道。
在購物車里加滿了米面糧油、牙膏、洗面奶、洗衣液等各種必需品的錢夢,原本計劃雙11一開始就清空購物車,可是直到現在她還沒下單。“沒辦法,和去年相比價格都不咋優惠,不值得囤。”
錢夢拿她常購的一款大米舉例,2018年雙11剛開始買的時候,一袋5kg裝的大米優惠后合17.5元,后來每年都會漲一點,去年雙11她買的是10kg裝,買了10袋一共花了396.71元,一袋合39.6元,今年雙11,她上購物車一看,一袋要53.34元,5kg裝的也要30.92元。她告訴《財經天下》:“這價格貴的不是一點半點。”
一位來自四川的網友看到購物車里之前加購的商品全都漲價后,氣憤地在網上寫道:“今年雙11,商家是把我當傻子嗎?玩不起就別玩啊,真是越來越離譜,已經不打算買了。”
他的感受瞬間引起了無數網友的共鳴。不少人在他的帖子下留言稱:“我加購一款升降茶幾的時候,售價才1500元,雙11直接漲到了1800元。”“一樣的遭遇,昨天加購的,今天漲價的,優惠完比昨天還貴。”“79元的貓糧漲到了139元,我人都傻了,雙11的意義究竟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