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工商銀行蘇州分行面向全國發行工行首個3D數字藏品,成為系統內數字藏品創新應用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今年以來,蘇州工行主動作為、積極創新,推動數字技術、金融科技與蘇州傳統非遺文化緊密結合,先后在手機銀行端發行了“舟山核雕”“蘇工琢玉”“藏書石硯”等系列非遺傳承人數字藏品,拓寬了“數字金融+”服務領域,受到廣大客戶青睞和好評。
為更好展示蘇州非遺優秀作品精致、精雅的特點,該行在前期“看見非遺”系列數字藏品的作品基礎上,積極聽取藏友建議,大膽探索3D技術在數字藏品中的應用創新,發行了“看見非遺”系列首個3D數字藏品——蘇州“雙面繡”。
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首的蘇繡,針法活潑、構思巧妙、色彩清雅,于一針一線中納天地自然,集風月雅物,具有濃厚的蘇州地方特色。其中“雙面繡”作品更是體現了精湛的技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江南文化的象征。本期藏品《貓戲螳螂》在薄如蟬翼的絲絹上,一面繡黃白兩色的花貓,另一面繡黑白兩色的花貓,兩只花貓動作神態各異,閑情逸趣躍然而出。
在首個3D數字藏品的制作過程中,該行在工商銀行網絡金融部和遠程銀行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改變以往5期藏品平面展現方式,經歷了掃描、貼圖、材質適配和光影渲染等多重校準步驟,力求最大程度地還原作品的光澤和層次。同時,3D數字藏品還支持通過縮放、旋轉等操作,突破了時空限制,讓工行手機銀行用戶可以全方位體驗和感受蘇繡創作的精妙與匠心,提升了藏品收藏價值,滿足了廣大客戶對藏品的更高追求,使蘇州非遺作品在數字世界中煥發新生,為金融與文化的深度融合開辟了新路徑。
“本期3D數字藏品的成功發行,是金融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的創新嘗試,也是蘇州工行在數字金融領域的一次大膽探索。將數字藏品作為非金融權益,與客戶服務相結合,探索走出具有特色的獲客活客、提質增效的運營新模式,進而增強了客戶粘性。首個3D數字藏品發行3天,已有超過5萬名藏友爭相收藏。”該行數字化運營中心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