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和智能化快速發展的時代,以廣汽豐田為代表的合資頭部車企,正在不斷打破“智能科技是合資車企短板”的偏見。6月28日,廣汽豐田舉辦了廣汽科技開放日,首次集中展示了其未來5年面向智能化和電動化轉型過程中的多項轉型成果和技術儲備。

在電動化方面,基于混動、純電、氫燃料的多元化動力技術并舉路線,廣汽豐田不僅展示了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技術,而且還公布了新一代電動化技術的量產和商用化時間表。
其中,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尤其值得一提。眾所周知,廣汽豐田旗下多款熱門車型現如今已經陸續完成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技術的切換,今年上半年,圍繞中國市場對于智能科技以及高能低耗的本土化需求,包括第九代凱美瑞、2024款賽那以及2024款漢蘭達更是已經完成針對性的改款換新。

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的產品矩陣也越來越強大,而在這一背景下,依托于多款旗艦產品,廣汽豐田的智能電混技術,也越來越突出。
要知道,從技術邏輯來看,與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混動系統加大油箱、加大電池容量,追求燃油經濟性和長續航的邏輯不同,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是以小電池,淺充淺放的電池管理策略,以及行星齒輪結構,實現全工況最高熱效率、全速域低油耗、全速域強勁加速、全溫域長續航等多方面的全面均衡。

簡單點來說,相比于目前市面上的部分混動技術,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不僅能用小電池實現高效能,擺脫對大電池、大油箱、大電機的依賴,還能避免電機導致發動機直驅動力不足,高速動力延遲,沒有車速越高油耗越高的困擾。
因此,從技術邏輯以及豐田混動在全球市場上的口碑來看,縱使當下混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但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仍將是廣汽豐田面向未來市場競爭的一大重要技術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提升用戶的體驗,廣汽豐田計劃將在今年10月份推出支持快充的插電混動車型。另外,為了進一步推動混動技術的持續升級和進化,豐田還正在積極研發更適合電動化車型的下一代發動機,并將應用于PHEV和HEV車型。
就當前大部分行業學者對于混動市場未來占比持續提升的趨勢預判來看,顯然智能電混雙擎技術的升級進化,也將為廣汽豐田在未來市場競爭中提供重要的技術競爭底氣。

除了混動,圍繞純電市場,廣汽豐田也在多方面布局。為了更穩健地向新能源市場轉型,豐田此前曾公布了多項電動化技術,其中包括性能型鋰離子電池、普及型磷酸鐵鋰電池、高性能型鋰離子電池和全固態電池共4類新一代電池,而這些電池技術均將在廣汽豐田產品上搭載和落地。
按照具體規劃,性能型鋰電池預計將于2026年推出,續航里程可達到1000公里以上,從10%-80%快充只需20分鐘,普及型磷酸鐵鋰電池預計將于2026-2027年推出,續航里程可達到600km,10%-80%快充不到30分鐘。

高性能型鋰離子電池,預計將于2027-2028年推出,續航里程可達到1000公里以上,快充時間低至20分鐘內。而業界翹首以盼的全固態電池,最快將于2027年推出,續航里程可達到1000km以上,快充最快只需要10分鐘。
具體的產品方面,豐田計劃在2026年前推出10款新的電動車型,其中下一代電動汽車就將在2026年首次亮相,另外在2026年,豐田全球還將沖擊年銷量150萬輛電動車的目標。

當前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正在不斷提升,在160萬輛的目標中,廣汽豐田作為豐田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重要支撐,無疑也將發揮重大作用。要知道,在本次科技開放日上,立足于一系列電動化儲備,廣汽豐田還宣布了多項智能科技儲備和布局,其中就涉及到了與華為、騰訊合作的全新智能座艙,以及與Momenta、小馬智行加持的高階智駕技術。
按照規劃,廣汽豐田聯合Momenta打造的端到端高階智駕,將首發搭載于鉑智3X,計劃明年上市,目前該車已經開啟路測。據官方介紹,該智駕系統可提供覆蓋泊車、高速、城區NOA的全場景高階智駕體驗。而與小馬智行打造的L4級別無人駕駛商業化運營,事實上也為廣汽豐田未來的高階智能駕駛進階以及商用化、規模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