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近與比亞迪秦L相關的消息得到披露,有關比亞迪的討論度也再次到達了高點,而實際上,引發討論的并不是比亞迪秦L這款車,而是秦L所搭載的五代DM-i技術。

據消息顯示,比亞迪第五代DM-i技術已經正式落地,并且將會率先搭載在比亞迪秦L以及比亞迪海豹06這兩款新車上。而近日還有消息指出,比亞迪的核心管理層在近期的一次內部溝通會上表示,比亞迪第五代DM-i系統百公里油耗僅為2.9L,在滿油滿電的情況下續航可以達到近2000公里。
雖說目前關于五代DM-i究竟能跑多遠,能耗有多低,還沒有確切的消息,但根據此前流出的五代DM-i專利圖便能發現,這套系統在結構上,相較于以往的確有了不小的改動。具體來看,五代DM-i系統采用了雙行星齒輪的結構,系統由發動機+電機A+電機B組成動力核心,三者由兩組行星齒輪連接,取消了離合器結構。

至于有什么優勢,簡單來說就是提高了連接的強度、提高了傳動效率,能夠減小系統的總體體積,系統的動力調配也能更加靈活。總而言之,五代DM-i相較于以往的系統,集成度更高,結構更復雜,成本也會更高,而功能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通過事實情況來看,從2021年四代DM-i技術發布至今,比亞迪在技術方面真是一直都走在新能源領域的前頭。這不,各大國產車企才剛剛追趕上比亞迪四代DM-i,這比亞迪就再次提前“搶跑”,整出了五代技術,又把大家甩在了身后。如若五代DM-i真的像前面提到的,能把饋電油耗做到2.9L/100km,滿油滿電能跑2000km,那市場份額爭奪戰基本可以提前“大結局”了。

而除去五代DM-i這一籌碼之外,在2024年一開年就掀起價格戰的比亞迪,實際上還有非常多的“子彈”還未使用。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比亞迪在2023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關鍵零部件領域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全面領先的水平。
具體來看,除去在電池裝機量方面低于寧德時代,在PACK裝機量、BMS裝機量、OBC裝機量、驅動電機、驅動電機控制器、DHT裝機量、驅動系統、雙電控裝機量、發電機裝機量以及乘用功率模塊(半導體)方面,比亞迪所占的市場份額都是國內第一,且平均下來的占有率達到了30%以上。

在別家車企都不具備全棧自給自足能力的同時,比亞迪已經幾乎完全實現了“自己的零件自己造”的操作,并且還把市場占有率做到了業界頭部,不僅避免了“被中間商賺差價”的情況,同時提升了企業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此外,在300萬車型年銷量的反推之下,比亞迪從原料采購、配件加工再到裝車,都已形成了龐大的規模效應,能夠更好地分攤掉車輛的各項成本,進而讓比亞迪在定價方面擁有更多的主動權。

寫在最后
如今的比亞迪在完成全產業布局的同時,還具備了非常龐大的規模體系,再配合上如今價格跌至冰點的動力電池原材料,如今的比亞迪真的可以說是想降價就能降價。
至于五代DM-i技術,筆者認為比亞迪在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大量鋪開,而會采用四代五代車型同步銷售的策略,而搭載“老技術”的車型,理所當然還會迎來一波降價。
總而言之,只能說開年比亞迪為大家獻上的“榮耀版”只是個開胃小菜,接下來比亞迪的各位對手們怕是要過一段時間苦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