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中國車市,除了中國品牌的瘋狂內卷外,另一場靜悄悄的變革也在悄然上演。而這場變革的主角,正是曾經風光無限的合資車企。
曾經,合資品牌幾乎等同汽車市場的代名詞,南北大眾、日系三強等品牌,用一系列經典車型書寫中國銷售史的輝煌篇章。

然而,時過境遷,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合資車企的優勢正在被逐步侵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轉型之痛。
輝煌與黃昏并存的燃油車
燃油車時代,合資品牌憑借技術領先、品牌號召力以及用戶口碑,牢牢占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
從數據上看,2021年以前,合資車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長期穩定在60%以上,甚至一度超過了70%。

朗逸、軒逸、思域等車型,幾乎成為家庭購車的首選,也是不會錯的選擇。那時候的三系,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依舊是夢想座駕,而不是17萬就能觸手可得的i3。
這一切的一切,在2023年已經開始變天了。因為那時的中國新能源市占比已經高達47%,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更是達到了71.2%。
雖然在以價換量之后,合資的燃油車銷量目前尚可,但是市場份額下降,卻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合資品牌該覺醒了,也已經覺醒了,并釋放出足夠積極的信號。
繼承與發展,是合資車要走的路
“比亞迪夢想日”上,提出了一個概念,新能源的下半場,就是智能化的比拼。
緊接著,各大中國品牌就加入到這場競爭中,其中就包括了埃安的無圖NDA,長城的Coffee OS 3,小鵬的XNGP全面鋪開。

無論從智駕還是智艙,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時刻。
而這些功能,哪怕是最近上市的工業奇跡,秦L DM-i和海豹06 DM-i,10萬塊的價位,都能讓你享受得到,將“科技平權”的概念,進行到底。
在合資車領域,大眾也提出了“油電同智”的概念,帶來了與大疆、小鵬合作的途觀L Pro和邁騰B9。

而最受廣東人喜愛的合資品牌——本田,也有最新的作品,他就是獵光。
這輛車可以釋放出本田一些最前沿的科技,無論是對于MM理念的繼承,還是關于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的科技配置,均有明顯的閃光點。
新鮮感就如強心劑
當下汽車的設計,基本都是奔著同質化去走。晚霞伴隨下的城市快速路上,各種貫穿式的星環尾燈,一時間讓你分不清楚這是一輛AION Y,還是理想L7,L8,L9,亦或者是平替理想的零跑C11。

這就是主流與同質,所造成的現象。
但是,對于一部分年輕人而言,他們似乎更加“叛逆”一些,希望自己的車,是能夠彰顯個性、辨識度足夠高的。

作為懂年輕人的本田,自然了解這一點。于是,在獵光的設計上,增添了不少的新意。
新車的定位就是同級別的第一款獵裝轎跑,所以整個設計來看,會特別新穎,既兼顧了電動車對于低風阻的需求,也提供了寬敞的車內空間。
另外,在車外的一些小設計上,分層式前格柵,可發光的LOGO,獵翼前大燈和貫穿式尾燈,能夠彰顯出不少的個性,單從設計和觀感上,給予了足夠的新鮮感。

進到車內,新鮮感還是一如既往,可以明顯看到老牌車企在新時代的思考。
兩個首搭,一個是智能供暖系統,另一個則是車載香薰。雖然后者在新勢力車型上面常見,但是獵光能夠做到濃度和6種香薰可選,更為極致。
而在最為看重的智能化上,三塊屏幕的加入,包括9.4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11.5英寸的投屏式HUD、12.8英寸的互聯智能屏,將科技味營造得相當到位。

細化到功能上,用上了Honda CONNECT 4.0智導互聯系統,能夠通過人臉識別自動匹配個人的專屬座艙設計。
給用戶更強的專屬感,當屬15種智能場景。也就說,當下雨的時候,你發出指令:上班!獵光會給你自動設置導航、音樂、空調等。
本田對于MM理念的思考
本田車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MM理念,即機械空間最小化,乘員空間最大化。無論是油車時代,還是電車時代,本田在玩空間上確實有兩把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