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價格:18.98萬元-31.98萬元
競爭車型:理想L6、特斯拉Model Y、領克08 EM-P
月銷量預測:8000輛-10000輛
可買指數:80%
星途在高端新能源車市場的背水一戰,星紀元ET確實是“殺瘋了”。18.98萬元的定價可以把領克、理想、小鵬、極氪、特斯拉等的一眾產品全都納入競品范圍。
簡單來說,星途這次直接把星紀元ET的正式價格在預售價基礎上降低了1-1.4萬元左右,對標理想L6的星紀元ET增程版的起步價直接來到了18.98萬元,而對標特斯拉Model Y的星紀元ET純電版起步價也僅為22.98萬元。
并且星途還用了一招“逼單”策略,就是把原本應該停掉的預售權益延期了一天——只要在5月10日24:00之前鎖單的消費者,還可以享受增程版3000元的定金膨脹、純電版能夠升級空懸+CDC的底盤,此外還有免費外觀色。因此,這一限時優惠舉措很容易讓本來在糾結的用戶沖動下單、確保星紀元ET的初期銷量。
產品力方面星紀元ET已經很明確了,5米車長、3米軸距,級別尺寸基本就是對著理想L7去的。但是價格上面,星紀元ET直接來到了20萬元以內、甚至最低只要18.68萬元,比尺寸更小的理想L6便宜了6萬元左右;而對比特斯拉Model Y,星紀元ET不僅是尺寸更大,而且在標配空氣懸掛+CDC的前提下能夠便宜2萬元,這可以說絕對是碾壓優勢。
實際上,星紀元ET這次真的是找不到什么特別大的短板,在20萬元以內星紀元ET甚至可以把領克08 EM-P、問界新M7的份額都可以吃掉,而23萬元的純電版還能夠去搶小鵬G9、極氪001的市場。
比如同樣在18萬元左右的價格買長續航的產品,星紀元ET增程版第一個優勢是尺寸大,第二個優勢是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第三個優勢是純電續航能做到200公里。這三點對于家庭消費者來說,足夠讓選擇的天平傾斜了。
同樣,在20多萬元出頭的純電車型里面,星紀元ET純電版也幾乎是把性價比做到天花板了。我所能想到的幾個優勢是:1、3米軸距的大尺寸;2、77度電的神行電池、支持5C超充;3、帶空懸+CDC基本獨一家;4、800V架構和SiC技術也都有;5、造型也很正經。配置那些本來中國車企就很卷的不說了,星紀元ET比之前降到23萬元左右的小鵬G9還都有性價比,而對比極氪001這樣的產品來說更是有好幾萬的價差優勢。
因此,星紀元ET一手增程打領克08、理想L6;一手純電打特斯拉Model Y、小鵬G9,還有一手是100度電的單電機智駕版,瞄準的是極氪001。所以不管哪一手起量,星途這次應該都“勝券在握”了。
當然,從前景來看,既然星途選擇了推出18.98萬元的增程版,也就說明沖量的任務就給到了增程版,那么不管是銷售主推還是產能排產,顯然都是增程為主。
因此,對于購買星紀元ET增程的消費者來說,18.98萬元的配置大概率可能不會排產太多,更可能是20.58萬元主推。
在貴了1.6萬元的基礎上,星紀元ET增程200 Pro賣點升級為內飾真皮材質、前排座椅加熱/通風/按摩/頭枕音響都有,副駕駛是女王座椅,后排座椅也有電動調節,功能性上拉滿。同時座艙升級了四音區、23揚聲器這些配置也足夠體面。此外在輔助駕駛系統上增加了5顆環視攝像頭、4個超聲波雷達,支持自動變道和自動泊車這些功能。因此,從需求上看,20.58萬元的星紀元ET增程Pro性價比就足夠高了,在比理想L6便宜4萬元的基礎上配置、空間沒有任何短板,只是少了一個電機,性價比毋庸置疑。
唯一的問題是如果要選擇星紀元ET的四驅車型,只能看到23.98萬元的純電Pro四驅,配置上沒有任何問題,不過77度電的磷酸鐵鋰電池只有540公里的續航,可能對于用戶來說勉強夠用。
當然,在星途自己看來,24.98萬元的純電Pro智駕會是今后起量的一個版本,就看有多少理工男信任奇瑞的智駕能力了。
總之,這次星紀元ET的定價既卡住了18萬元的增程/插混,又卡住了23萬元的純電,基本上市面上所有主銷的、能夠上量的新能源SUV都與星紀元ET算得上對手。打擊面這么廣,星紀元ET必然可以找到一款細分車型取而代之,就看是理想L6、領克08、問界M7、比亞迪唐DM-i,還是小鵬G9、極氪001、Model Y被割走一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