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美國《福布斯》雜志最新一期封面上,出現了一輛中國產汽車,車輛上方是巨大字體配文:THE MOST IMPORTANT CAR ON EARTH (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車)。
這款車,是上汽通用五菱于2003年上市的五菱之光。憑借它,上汽通用五菱在2006年時,一舉成為“微車之王”。2010年時,五菱之光的保有量已超過200萬輛。
美國人因此一邊為其封神,一邊切切期望:五菱之光能不能拯救通用???(CAN CHINA’S WULING SUNSHINE SAVE GM ?)
令老美沒想到的是,上汽通用五菱接下來推出的一款車,才是真正的“神車”,有著如雷貫耳的“秋名山之王”稱號。
2010年9月,上汽通用五菱上市了五菱宏光,此后,五菱宏光登頂中國最暢銷車型,連續多年霸榜。
不過,良駒終有老的時候,神車也有跌落神壇的一天。但戲劇性的是,五菱宏光暗淡下來的時候,五菱宏光MINI EV出現了。
在“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的標簽加持下,五菱宏光MINI EV自2020年7月上市,在A00級新能源小車市場一炮而紅,從五菱宏光手里接過五菱“神車”的接力棒。
發現沒有,上汽通用五菱似乎有一股“魔力”,數十年在西南一隅和微車局限中,變夾縫為道場,化危險為機遇,一次次翻山越嶺,一次次開啟“神車”接力。
這股“魔力”,準確地說,是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在并不“高大上”的微車市場,摸爬滾打數十年,與最廣大的普通勞動者打交道,已經令上汽通用五菱具備了感知市場需求的強大嗅覺。
哪怕是在凜冬,只要有一絲春的氣息吹過,第一個嗅到的,一定是五菱。
2024年是社會公認的“卷死方休”的一年,汽車行業真正進入凜冬的開端。在這個大家搜腸刮肚、想盡辦法鏖戰過冬的時候,五菱開始有新動作了。
幾天前,上汽通用五菱舉辦了一場致敬奮斗者大會。這場名為“我們向上 中國向前”的活動,規格辦得很高,拉上央視制作主持,又邀請了演員王勁松演講,還有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楊寧、奧運冠軍陸永、諶利軍和周璐璐傾情分享,寧德時代曾毓群也來“刷臉”站臺。
但各行各業“奮斗者”代表只是鋪墊,并非焦點。真正的重頭戲,是上汽通用五菱宣布對紅標系列(商用車)正式開啟新能源戰略,重點是將與寧德時代聯手推出換電車型;還要推出首個0收費貨運平臺,每年再拿出1500萬元為五菱車主獎勵新車。
五菱不會無緣無故甩出大手筆,對紅標系列的投入預告,一定藏著某種現實動因,會不會是五菱又捕捉到了下個春天的氣息?
為什么是五菱紅標?
上汽通用五菱的產品譜系,分為紅標系列、銀標系列、寶駿品牌,各自有針對的目標客群和市場。概括地說就是,紅標偏商用,銀標圍繞乘用,寶駿負責乘用品牌向上。
這三大譜系的產品陣容,頗為龐大。
比如針對VAN系、微輕卡的紅標系列,就有宏光、榮光、揚光、之光、征程、EV50、EV80、E10、微旅車、龍卡、電卡、房車等。
針對家用代步出行的銀標系列,則有宏光MINI EV、繽果、凱捷、Air ev晴空、Nano EV,以及星馳、星辰、佳辰、星云等。
寶駿在去年全面停售燃油車后,陣容大幅縮減,目前也有悅也、云朵、云海、KiWi EV等新能源車型,后續還有享境及更多車型。
這么多車型產品,為上汽通用五菱拿下了多大銷量?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上汽通用五菱全年全球累計銷售為122.1萬輛,同比增長6.7%。
重點看這里:其中,新能源車型銷售57.5萬輛,同比增長60.6%;出口18.4萬輛,同比增長8.4%;國內銷售103.7萬輛,同比增長6.4%。
新能源車型銷量大幅增長,但整體銷量增長不大,說明燃油車型銷量在大幅下降拖后腿。而五菱宏光MINI EV和五菱繽果,依然是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車型銷量和整體銷量的絕對主力,前者今年1-10月的銷量為188617輛,后者是152809輛。
作為上汽通用五菱的立身之本,紅標系列今年的市場表現算不上好。今年1-10月,五菱宏光銷售了71387輛,同比下降37.67%;五菱榮光銷售了24754輛,同比下降了40.49%;五菱之光銷售了20148輛,同比下降19.03%。
唯有五菱揚光,這款今年3月上市的新能源商用車,截止10月底銷量達到了42445輛,在整個新能源VAN市場遙遙領先,市占率高達57.71%。
五菱要對紅標系列開啟鄭重的新能源戰略轉型,原因也就清晰可見了。五菱在微車市場,尤其是VAN車即面系中,地位向來舉足輕重。如今這一市場的特點是:燃油車需求急速萎縮,新能源增長極快。
五菱不想丟失份額,就不能只靠揚光一款車,快速全面推出新能源產品,才能吃到更多蛋糕。
這塊蛋糕有多大?今年1-10月,以VAN為主,包含微卡、小卡等在內的新能源物流車,銷量為365862輛,滲透率達到了21.9%。行業分析人士預測,2025年,國內新能源物流車銷量或將達到60萬輛。
五菱能吃到多少?關鍵要看接下來的紅標系列推出新能源產品的節奏和產品力,同時也離不開龐大的下沉網絡渠道,以及有效的營銷。
目前已知的是,除了已經上市且表現極佳的五菱揚光,五菱之光EV的實車也已在網上曝光,在11月18的五菱奮斗者大會上已經亮相,但還未正式上市。
另據上汽通用五菱產品營銷中心副總經理周钘透露:“五菱揚光將在2025年上市與寧德時代聯合打造的換電版車型,五菱宏光則要推出增程版,與目前的燃油版、純電版一起,實現一車三動力。”
大手筆的吸引力
如何在快速增長的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吃到更多蛋糕的問題,絕對是個考驗市場洞察力和產品策略的思考題。
五菱揚光的成功開局,為五菱紅標打開了想象之門,但更大的想象空間,私以為五菱還是以其非常擅長的市場洞察力來開啟的。體現就在這次已經亮明的:
與寧德時代聯手推出換電車型;在五菱汽車APP上推出貨運平臺;每年拿出1500萬元為五菱車主獎勵新車。三個招式都體現了上汽通用五菱的營銷功力。
首先說說五菱與“寧王”的聯手換電,官方稱之為“全球首個商用車換電戰略”。確切一些的范圍應該要縮小到新能源物流車這塊,不包含干線物流,因為換電重卡早已有之。
不過,即使在新能源物流車領域,五菱與寧德時代聯手做換電的消息也足夠震撼。
首先,五菱紅標用了寧德時代的電池,電池品質和品牌都高端化了,從續航、安全等方面來說,用戶會更滿意。
其次,正如周钘所言,換電降低了用戶購車成本,又免去了充電需要的時間,提升了用車效率,還規避了新能源汽車年檢電池不過關的風險,堪稱一舉三得。
周钘介紹,五菱紅標將采用寧德時代“巧克力換電整體解決方案”,換電站的建設由寧德時代負責,推廣則由雙方共同來做。
寧德時代在換電站建設方面的規劃是:2025年覆蓋30個城市,建站500座;2026年覆蓋70個城市,建站保有量超過1500座;2027年換電站要達到3000座。
從換電的上述諸多優勢來看,對以商用運營為主的五菱紅標用戶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五菱紅標第一個吃換電這一螃蟹,可說是掌握了先發優勢。
再說說五菱要推出0收費貨運平臺,這個定會令不少物流從業者動心的消息。
上汽通用五菱稱之為“五菱奮斗者平臺”,該貨運平臺將于2025年在五菱汽車APP上推出,只要是五菱紅標車主,就可以通過該平臺發消息、找活接活。
關鍵是,五菱承諾該平臺全程0會員費、0保證金、0服務費。
目前我國從事貨運物流行業的,70%是個體經營者,其中又有70%是通過互聯網平臺找活。關于那些平臺套路多、收費多,從業者找活難、賺錢難的諸多問題,早已不是新鮮事。
五菱為自家用戶搭建貨運平臺,光0收費這一點就足夠動人心。若真能實現貨主、車主、物流公司的高效對接,真能讓貨主少費神、車主多接單、物流更安心,那對其銷量增長將是極大促進。
五菱又計劃每年拿出1500萬元,設立“五菱奮斗者基金”,獎勵五菱車主中的創新創業者。這個營銷動作對于品牌好感度的增加,頗有價值。
獎勵形式則是:首先是面向所有五菱車主,五菱一年獎勵120臺新車;此外還有面向全國用戶,五菱一年提供40臺新車獎勵。
五菱將之稱為,“讓所有奮斗者的每一份夢想,都能被看見、被尊重、被支持”。說實話,無論情緒價值還是經濟實惠,都給到用戶了,五菱會辦事。
“神車”更迭與困惑
五菱擅產“神車”,風頭正勁的五菱揚光,也有成為新“神車”的潛質。前述五菱紅標這一系列措施,也大有再造“神車”之勢。
如果層層剝開歷代五菱“神車”背后的成因,就會發現,每一代五菱“神車”都比別人搶先抓住了時機,又精準領悟了用戶需求。
第一代“神車”五菱之光,就是被老美期待拯救通用的那款登上《福布斯》封面的車,正是誕生于我國經濟開始飛躍,私人個體經濟蓬勃發展的新千年初。
五菱敏銳捕捉到了這一增長趨勢,同時也把住了用戶需求更多注重便宜大碗、皮實耐造的脈,五菱之光銷量快速提升,到2009年國家開始的汽車促銷,一年就賣出了近60萬輛。
之后的五菱宏光,同樣精準踏浪。五菱宏光誕生的2010年,我國經濟仍在高速發展,一方面,私人個體經濟中的自主創業、拉貨送貨的需求不斷攀升,另一方面,人們生活水平開始提高,對汽車家用的需求在增強。
上汽通用五菱便適時地升級推出了五菱宏光,其價格親民、功能齊全、品質可靠、宜商宜家。既能作為生產工具拉貨送貨,又能作為家庭用車滿足日常出行需求,自然受到市場的追捧。
再到五菱宏光MINI EV,彼時口罩經濟下,“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加持,夜經濟的助推,新能源的崛起,老百姓對微型電動車代步出行需求的爆發,各種因素疊加造就了五菱宏光MINI EV的橫空出世和爆紅。
但看這些五菱“神車”的更迭,每一款都做到了火爆,每一款都囿于“微小”。微小的局限是,產品力護城河挖不了太深,容易被復制,這在五菱宏光MINI EV上體現得最明顯。
五菱也清楚這一點,這些年一直努力品牌向上,希望突破多年品牌桎梏,躋身更高維度。但是到目前為止,向上的路走得并不太順。
當被問及品牌向上的話題,周钘是這樣回答的:“先要有滿足用戶需求,受用戶歡迎的產品,在這一基礎上進行技術突破,實現技術向上,完成這一步,自然而然就能促進品牌向上。”
這番話還是非常接地氣的,能體現五菱務實的風格。就新能源智能化技術而言,五菱有兩大自研核心技術:靈犀混動系統和神煉電池,五菱有與大疆車載合作的靈犀智駕系統。
關鍵技術有了,其他技術就不難。但更重要的是認知,用戶怎么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五菱品牌向上能不能成功。在乘用車方面,五菱當下面臨的考驗顯然不小。
好在商用車方面,五菱是無敵的。憑借深厚的市場經驗,五菱揚光的漂亮開局,憑借這次對紅標系列開啟的新能源戰略,數千家銷售服務網點的營銷渠道,五菱沒準再造一個“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