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云在降價,海外云在裁員

云服務市場的激烈競爭,正在全球不同地區、不同公司之間,以不同的形式上演。
在國產的云服務企業身上,最能體現競爭激烈的特征莫過于接連不斷的降價舉措與友商之間的最低比價。
在經歷過2023年空前的全員混戰之后,受到相關成本壓制的影響,2024年的國內云企之間的競爭烈度雖然有所下降,但阿里云、京東云等不少云服務器企業仍然在進行著“全網最低”的價格戰,并出現了不少“直播賣云”類似的營銷新渠道。
反觀海外,云服務巨頭們的市場競爭和戰略決策,則更多體現在人才與戰略的調整和優化之上。
2024年中,排名第一的云計算公司AWS繼續2023年的節奏加速裁員,在AI戰略上已然領先一個身位的微軟Azure也緊隨其后,而谷歌云業務部門也被曝出大范圍裁員的情況。
那么,這些海外云企在愈發激烈的云競爭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各自的境況如何?又反映出了云服務行業中哪些未來發展的趨勢呢?
01
AWS的市占率與人才,都在被“分而食之”
在經歷過2022年底至2023年中整個集團共計2.7萬人的大型裁員季后,進入2024年,亞馬遜旗下最賺錢的AWS(亞馬遜云業務)仍在不斷瘦身之中。

4月10日,亞馬遜中國被爆出裁員,部分員工已經收到來自總部裁員通知郵件的消息驚爆網絡,不過相關的裁員計劃并不只是針對中國區員工,而是亞馬遜AWS全球裁員計劃的一部分。
緊接著,AWS與流出的郵件內容共同確認,亞馬遜云已在業務其他領域優化了團隊,并發現“在項目管理、銷售運營等工作類別中存在重復”,因此在特定的銷售、市場營銷和全球服務(SMGS)團隊中減少數百個職位。
那么,AWS作為亞馬遜的重要盈利部門,為何會在集團集體大裁員后再次被縮減?AWS的現在與未來遇到了什么問題?
作為全球最大的云服務商,AWS第一的寶座十分穩固,但這并不意味著其可以高枕無憂,反而自2022年便開始的市占率下滑成為了其當前最大的挑戰。
早在去年一季度,AWS的營收增長就降低至了16%,創下了2015年亞馬遜拆分AWS以來業績的最低增幅;而在接下來的第二、第三季度中云服務的增速繼續降低,雖然三季度同比12%的增速與前一季度持平,結束了連續六個季度的增速放緩,但也成為了2014年以來的最低增速,落后于直接競爭對手微軟和谷歌。
據于見專欄報道,2023年Q4云計算服務廠商市占率調查報告顯示,來自微軟的“Azure微軟云”市占率提升至24%,來自谷歌公司的“谷歌云”市占率也上升到11%。正所謂此消彼長,這兩家企業蠶食的正是原本屬于AWS的市場份額。
相對應的,亞馬遜云的市場份額,則從前一年的33%下降到了31%,雖然同后面的追趕者仍然有著不小的距離,但作為集團過半營業利潤的來源,AWS市占率的下降,是斷然難以無法接受的。

在市占率被逐漸蠶食的殘酷現實之外,AWS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其描繪的AI未來,遠不如微軟有吸引力。
與從7年前就與OpenAI開啟合作的微軟相比,AWS在生成式AI上的步伐顯然慢了不少。
在ChatGPT爆火之后,亞馬遜才宣布同Anthropic牽手,以深化推進生成式AI技術的發展,但無論從合作的時間還是投資的金額上來看(微軟對OpenAI投資100億美元/亞馬遜對Anthropic投資40億美元),都很難講亞馬遜有著什么優勢。

不過,好在集團也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在去年四季度的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上,亞馬遜方面表示,對于AWS業務,未來更多會將精力集中在生成式AI和AWS的集成上。但AWS當前在大模型上的進展實在不足,而在2024年中,AWS能否在惡補功課后重新保持云時代的強勢,打好這場守擂之戰,仍然是未知之數。
而在市占率下降、生成式AI落后的背景之下,我們很難評判AWS瞄向銷售部門的裁員是否正確。
因為裁員的舉措,或許才是令AWS員工“人人自危”的最直接原因。無論是兩年來印度負責人接連被谷歌、微軟挖走,是大中華區兩位VP跳槽至微軟云,還是6月6日爆出的攜帶有大量客戶資源的大中華區大客戶負責人梁巖加入微軟云,我們都很難不將其與裁員政策關聯在一起,而這,也將成為AWS風雨飄搖中的又一不定因素。
02
大廠客戶稀缺,Azure能憑借已領先的一個身位拉開差距嗎?
除了已有客戶與可視前景均不樂觀的AWS外,一路狂奔向上的微軟Azure云,也在為了生成式AI讓路而裁員。
6月3日,據媒體報道,微軟正在削減其Azure云運營部門和任務工程部門的工作崗位,其中云運營部門的裁員涉及多達1500個工作崗位。
而針對本次裁員的原因,其Azure云運營部門和任務工程部門的直接領導人Zander給出了代表微軟的態度。在給員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他說道,“作為一家公司,我們明確的重點是定義人工智能浪潮,并讓我們的所有客戶都能成功采用這一變革性技術”,“在此過程中,我們會做出符合長期愿景和戰略的決策,同時確保微軟的可持續發展和增長。”
簡而言之,也就是說微軟最新一輪針對云與任務工程部門的裁員,都是為了AI讓路。
不過,這其實也不怪微軟,在微軟最初的規劃中,AI、量子計算以及混合現實這三種技術都在集團的技術創新考量之中。但事實上是,微軟只抓住了人工智能技術,并其已經成為了反哺公司業務最強的一環,此時與其花費再多的人力物力于沒有前景的創新項目中,不如加注已經走出來的AI賽道。
但是,選擇裁撤高達1500名云運營部門的員工來為AI的發展讓道,是否會出現像國內阿里云“廣進”計劃后大幅頻繁宕機事件的發生,又能否真的能加速推動AI業務的發展,對于微軟來說,都是未知的問題。
而就在AWS與微軟Azure云為了降本增效與發力AI而裁員的同時,市占率排名第三的谷歌云也在悄然“瘦身”之中。
據媒體報道,5月底谷歌云中國區團隊進行了低調裁員,裁撤人數10人左右,約占谷歌云中國員工總數的1/5。不過,也有員工表示,有傳言稱裁撤人數遠遠不止10人,云計算部門亞太地區GTM團隊有近100名員工被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