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開門不利之后,經過二季度連續三個月的同比增長,我國重卡市場迎來一個相對不錯的半年業績。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企業開票數口徑,含底盤、牽引車和出口),2025年1-6月,我國重卡市場累計銷量為539160輛,同比增長6.88%;其中6月重卡銷量為97864輛,環比增長10.25%,同比增長37.14%,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呈現出“淡季不淡”的特點。
從企業表現來看,2025年上半年重卡TOP10企業排名和一季度保持一致,繼續保持行業第一,并成為上半年唯一家重卡銷量突破10萬輛的企業;解放位居第二,陜汽集團和公司排名相近,整體銷量也很接近;福田汽車、徐工汽車、華菱汽車、北汽重卡和奇瑞重卡增幅較大,其中華菱汽車同比翻番增長,增幅領跑重卡前十企業。
同時,2025年上半年,重卡市場的一個突出亮點是新能源重卡高速增長。根據終端上險數據(不含軍車和出口),2025年1-6月,我國新能源重卡銷量為79234輛,同比增長186.18%;其中6月新能源重卡銷量為18007輛,同比增長接近200%,自今年3月份以來,連續四個月實現月銷量超1.5萬輛,增長勢頭迅猛。
從企業表現來看,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重卡TOP10企業中,三家企業銷量突破萬輛,分別為三一集團、徐工汽車和一汽解放,其中三一集團以個位數的優勢險勝徐工汽車,成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重卡行業銷量冠軍。另外,中國重汽、陜汽集團銷量均超過9000輛,位居行業第四和第五。新勢力企業中,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和宇通集團進入行業前十。
重汽穩居行業第一 東風緊跟陜汽 華菱翻番增長
2025年上半年重卡市場整體回暖的大環境下,中國重汽作為領頭羊表現穩健,上半年共計銷售重卡148796輛,同比增長6.75%,領先第二名超過5萬輛,穩居行業第一。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之際,今年上半年中國重汽推出了多款新品,包括全新一代豪沃TS7自卸車、汕德卡G7H 720馬力燃氣牽引車等車型,進一步完善了全譜系產品矩陣,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位居第二的一汽解放,上半年共銷售重卡98517輛,同比下降7.18%,未能突破10萬輛大關,市占率也下降至18.27%,成為行業前十中唯一一家銷量和市占率“雙降”的企業。這和一汽解放調整商務政策、不參與“價格戰”具有重要關系。在重卡行業“內卷”加劇的當下,不降價就會缺乏價格優勢,自然會影響到市場銷量。
陜汽集團和東風公司分別位居行業第三和第四。這兩家企業和往常一樣,銷量咬得很緊。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陜汽集團共計銷售重卡89276輛,同比增長10.91%,市占率為16.56%;東風公司共計銷售重卡87184輛,同比增長3.78%,市占率為16.17%。目前,東風公司雖然落后幅度不大,但銷量增速低于陜汽集團,下半年要趕超對手仍面臨一定壓力。
在全面“爭創世界一流商用車企業”戰略目標指引下,福田汽車重卡銷量連續月銷過萬,上半年成績創近年“新高”。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福田汽車累計銷售重卡66537輛,同比增長74.32%,市占率提升至12.34%,成為重卡行業前五中表現最好的企業。另外一家重卡企業徐工汽車,上半年銷售重卡16810 輛,同比增長73.66%,位居行業第六,市場表現同樣搶眼。
此前一直“跌跌不休”的江淮重卡,今年上半年總算穩住了局面,共計銷售重卡7718輛,同比增長3.54%,位居行業第七。不過這一切是建立在大運重卡和上汽紅巖“破產重整”的基礎上,后續如果大運重卡和上汽紅巖重整成功,出口面臨較大壓力的江淮重卡,能否再次穩住局面,可能是一個問題。
作為吉利系的代表,華菱汽車在母公司漢馬科技重整成功后,今年漲勢喜人,上半年共計銷售重卡5593輛,同比增長117.20%,位居行業第八,增幅領跑重卡前十企業,成為“黑馬”。另外,在大運重卡和上汽紅巖退出行業前十之后,北汽重卡和奇瑞重卡成功“補位”,上半年分別銷售重卡4356輛和3243輛,同比分別增長61.69%和88.11%,表現相對不錯。
新能源三一險勝徐工 解放穩居前三 遠程位居第八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重卡市場逐漸由“兩強爭霸”演變為“三國殺”。終端上險數據顯示(不含軍車和出口),今年上半年三一集團、徐工汽車和一汽解放三家企業,均實現了新能源重卡銷量過萬。其中三一集團銷售新能源重卡12875輛,同比增長168.40%,以個位數的優勢險勝徐工汽車,成為上半年銷量冠軍;后者上半年銷售新能源重卡12871輛,同比增長159.55%。
排名第三的一汽解放,上半年銷售新能源重卡10742輛,同比增長447.50%。盡管和三一集團、徐工汽車尚有一定差距,但一汽解放增長勢頭迅猛,增幅領跑新能源重卡行業,有望挑戰兩者的“霸主”地位。同時,今年6月份,一汽解放單月銷售新能源重卡2576輛,同比增長超300%,已經反超徐工汽車,成為月度第二。
作為堅決向新能源轉型的重卡企業,一汽解放早在2021年便發布“15333”新能源戰略,致力于成為E時代全球商用車技術引領者、標準制定者、價值創造者。此后一汽解放針對新能源進行了一系列布局,并于今年面向港口、干線等場景推出定制化產品,市場效果突出。今年6月先是在晉蒙地區實現千輛新能源交車,之后又在深圳交付185輛新能源港口牽引車。
排名第四的中國重汽和排名第五的陜汽集團,同樣是傳統重卡企業向新能源“反攻”的代表。這兩家企業上半年分別銷售新能源重卡9378輛和9114輛,同比分別增長220.73%和284.39%,增勢同樣迅猛。商用車新能源轉型加速的大背景下,傳統重卡頭部企業在品牌、資金、渠道等優勢的加持下,一旦開始堅決轉型,勢頭不容小覷,三一、徐工等優勢企業面臨嚴重沖擊。
位居第六的福田汽車,近年來一直在加速向新能源轉型,2024年初發布了專注于新能源的卡文汽車品牌,今年又推出了歐曼星輝和歐曼銀河兩大系列多款新能源重卡產品,上半年共銷售新能源重卡6822輛,同比增長298.25%,也在加速向前跑。另外,東風公司上半年銷售新能源重卡5629輛,同比增長197.52%,排名行業第七,增速雖然不慢,但仍需努力。
作為從乘用車跨界進入商用車的新勢力企業,遠程新能源商用車依托大吉利體系的技術、資金、人才等優勢,打造了“醇氫+電動”兩大技術路線,已經成為新能源重卡市場頗具發展潛力的企業。今年上半年,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共計銷售新能源重卡3948輛,同比增長157.70%,位居行業第八,在新勢力企業中表現突出。
江淮汽車和宇通集團,兩家企業銷量比較接近。其中江淮汽車上半年銷售新能源重卡2358輛,同比增長166.44%,排名行業第九;宇通集團上半年銷售新能源重卡2039輛,同比下降11.42%,位居行業第十。作為從客車跨界貨車比較成功的企業,宇通集團今年針對重卡市場正在進行戰略調整,銷量也有一些動蕩,后續仍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