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的汽車市場,簡直可以用魔幻來形容,從價格戰到跨界網紅入局,今年注定會是極為“內卷”的一年。
進入4月,各車企也紛紛發布了一季度的市場表現數據,把行業“內卷”推向了新高度,而在諸多份車企“成績單”中,奔馳雖然不算驚艷,卻讓人感受到了十足的后勁。尤其在電動化方面,盡管奔馳已經從全局出發,針對“全面電動”進行了一次戰略防守,但是依然可以看出,奔馳擁抱汽車行業變革的決心仍未動搖。
高端豪華引領穩健增長
得益于供應短缺以及換代爬坡等問題的緩解,奔馳在今年一季度在中國市場交付了超過16.81萬輛新車。
如果僅從數據上看,這個成績并沒有什么特別突出的地方。但是剖析這個數據背后,就會發現即便是在中國車市競爭壓力如此之大的前提下,奔馳品牌的銷量結構仍在保持穩定且健康的良性循環。比如國產C級車的銷量數據同比增長了接近50%;國產GLC SUV的交付也實現了同比增長超過20%,而在去年12月上市交付的全新長軸距E級車也同樣收獲了市場積極反饋。
在產品矩陣的更新換代上,梅賽德斯-奔馳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一季度,梅賽德斯-梅賽德斯-奔馳 G500典藏版、奔馳 G500璀璨傳奇特別版、全新梅賽德斯-奔馳CLE轎跑車、新一代梅賽德斯-邁巴赫GLS SUV在內的多款重磅新車相繼上市,讓奔馳持續釋放增長潛力,成為100萬級-150萬級以上豪華汽車市場的客戶首選品牌。
即將到來的北京車展上,梅賽德斯-奔馳也推出了相當強勢的車型陣容,像是全新梅賽德斯-奔馳純電G級越野車將會迎來全球首發;全新梅賽德斯-邁巴赫EQS純電SUV也將正式上市;基于全新MMA平臺打造、采用800V高壓平臺的梅賽德斯-奔馳CLA級概念車也將在本次車展上迎來中國首秀。
強勢的豪華車型矩陣,似乎也在透露著梅賽德斯-奔馳堅定邁向電氣化的發展大趨勢,由此開啟全品牌量產電動化的嶄新篇章。
審時度勢地擁抱電動化
“內卷使人盲動,不審勢則寬嚴皆誤”,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如此表示。
正如很多外資車企那樣,梅賽德斯-奔馳也面臨著"大象難轉身,巨輪難掉頭"的電動化窘境,甚至有人曾質疑梅賽德斯-奔馳是否會繼續堅持電動化發展。對此,梅賽德斯-奔馳方面給出了極為肯定的回答。
今年2月,梅賽德斯-奔馳發布了去年全年年報,并電動車計劃做出了調整:到2030年,電動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將占總銷量的50%。該電動車計劃與21年的電動車計劃相比,推遲了5年。雖然說發展目標趨于和緩,但整體依舊還是堅持電動化發展不動搖的。
此外,為了加速轉型進程,梅賽德斯-奔馳也在投資收購、重組整合、隊伍建設、研發上市等工作,并且推出了支持混合動力系統和純電動力系統的下一代平臺:MMA。
說到技術平臺,梅賽德斯-奔馳一共經歷了EVA1、EVA2、MMA在內的多個平臺演變,對于MMA,梅賽德斯-奔馳也是有著自己的思考的。
不同于一味地迎合市場發展趨勢,梅賽德斯-奔馳的核心是滿足客戶需求,仔細權衡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的節奏,梅賽德斯-奔馳打造的是一個電動優先的平臺,不僅支持電動汽車的發展,而且還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動力選擇,包括EV、HEV和PHEV,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此外,梅賽德斯-奔馳還在2025規劃中還提到了 MB.EA / AMG.EA / VAN.EA 平臺,這些平臺的開發與應用也將是梅賽德斯-奔馳審時度勢之后的結果,是最契合市場發展的技術平臺。
與電動化息息相關的,還有智能化。在智能化、數字化時代,梅賽德斯-奔馳積極擁抱智能交互變革,在京滬兩地設立研發中心,并組建高達2000人的研發團隊,深入挖掘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和使用習慣,以打造“更懂中國客戶”的數字化豪華體驗。
此外,去年梅賽德斯-奔馳還成為了首批獲得北京市有條件自動駕駛(L3 級)高速公路道路測試牌照的車企,在京啟動了指定高速公路的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實測,提速相關智駕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深化落地。